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我的主格和宾格
我的主格和宾格
0人回答
4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16 11:41:24
188****3100
2025-05-16 11:41:24

你看,我决定辞掉那份还算体面的工作,跑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没有跟任何人商量,甚至连犹豫的时间都没给自己留太多。行李一拎,票一买,走了。那一刻,那种 决绝,那种“这就是我,我说了算”的劲儿,太他妈纯粹了。就像一个句子,动词“离开”前面就是个巨大的“我”,没有任何修饰语,直接,有力。那是我感觉自己最像“主格”的时候之一。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用揣测别人的想法,我就是那个 发起者,那个 驱动力。那种感觉,像是握住了方向盘,尽管前面是迷雾,但至少是自己掌舵。心里有点慌,但更多的是一种 野生的自由,对,就是野生。

可更多时候呢?感觉自己是个直愣愣的宾语,被谁拎起来、放下去,被环境推着,被别人的情绪影响着,甚至被那些看不见的规则和期待塑形。有人劈头盖脸一句过来,就像被个什么东西砸中,哐当一下,你不是你,你就成了那句话的落点,一个承受所有重量的... 宾语。疼不疼?当然疼。那种无力感,那种被定义的荒谬感,真能把你压扁。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找工作四处碰壁。面试官随随便便一句话,一个不屑的眼神,都能把我打回原形,觉得自己啥也不是。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一个待价而沽的“商品”,或者连商品都算不上,只是个筛子底下的残渣。他们是主格,他们是判断者,而我,可不就是那个 被审视被挑选被拒绝 的宾语吗?那时候的自己,小小的,缩缩的,连开口为自己辩解的勇气都快没了,生怕再多说一个字,就再多一层“不合格”的形容词堆到自己这个“宾语”身上。那段日子,我的“主格”意识大概是沉睡了,或者说,被巨大的外部压力给 压扁 了,成了一个纯粹的 被动接受者

你说怪不怪?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是句子里那个大写开头的,威风凛凛,决定着谓语往哪儿走,决定着整个句子走向何方。可眼睛一闭一睁,嘿,你就成了那个小写的,安安静静待在动词后面,被指着,被影响着,甚至被忽略着。这种切换,往往没有预告,猝不及防。

我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吗?太他妈在乎了。尽管嘴上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心里总有个小小的角落,竖着耳朵听墙根,想知道自己在别人嘴里、眼里,是个什么样子。别人夸一句,能飘半天;别人贬一句,能在心里拧巴好几天。这时候的“我”,就是个典型的“宾格”,一个完全由外部评价来 定义、来 塑造 的东西。我的开心,我的难过,我的价值感,很大程度上都成了别人某个“动词”作用在我这个“宾语”上的结果。 被动 地接收着一切,像海边的沙子,任由潮水冲刷、改变形状。

但如果一直这样,人是不是就没了个性,没了骨头?就成了一个完全由外界塑造的 橡皮泥? 所以啊,心里面总有个声音在较劲儿,在提醒我:喂,你得是主格啊!你得有你自己的想法,你得有你自己的判断,你得自己去做决定,去感受,去创造。你不能只做那个 被动承受 的人。

这个 较劲儿 的过程,有时候挺拧巴的。比如我想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慢一点,自在一点。这是我的“主格”意愿。可周围的声音呢?“你怎么还不结婚?”“你怎么还不升职?”“你怎么不多赚点钱?”这些声音,像一个个“催促”的动词,直接作用在我这个“未达标”的“宾语”身上。那时候,你的“主格”就像在跟全世界的“动词+宾格组合” 对抗。那种 孤立感,那种 不被理解 的感觉,特别强烈。有时候对抗成功了,你坚持了自己的活法,那一刻你会觉得“啊,我是我,我站住了!”主格的光芒万丈。可有时候呢,你被说服了,被裹挟了,或者只是单纯地累了,懒得再辩解,于是你开始按照别人的期待去调整自己。这时候,你的“主格”就悄悄让位了,或者说,它委屈地变成了那个 被动执行者,去完成别人强加给你的“谓语”动作。

生活大部分时候,可能不是纯粹的主格,也不是纯粹的宾格,而是这俩 扭打 在一起, 互相渗透。我的行动(主格)会引发别人的反应(作用在我身上的宾格),而别人的反应又会影响我的下一步行动(我的主格可能会调整)。这是一个 永无止境的循环

比如写东西。我想写什么,用什么方式写,这是我的“主格”在发挥作用。我选择词语,组织句子,表达我的观点。写出来之后呢?读者是什么反应?他们喜欢吗?批评吗?理解吗?这些读者的反应,就是作用在我这个“作品”或者说“写作者本人”身上的“宾格”力量。这些反应,好的坏的,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下次动笔时,是不是会更顾忌读者的感受?是不是会调整自己的风格?你看,我的主格(写作意愿/风格)和作用于我的宾格(读者反馈)就这么 纠缠 起来了。

我觉得真正成熟或者说活得稍微明白点的人,大概是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 平衡点。既有强健的“主格”,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坚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采取自己的行动;又不怕做“宾格”,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反馈,能从被动的经历中学习,甚至能享受那种被世界温柔对待的时刻。怕就怕,“主格”太弱,一辈子随波逐流,成了个彻底的 附庸;或者“宾格”太硬,完全听不进任何声音,固步自封,成了个 孤家寡人

最高级的状态是什么?也许是能有意识地在主格和宾格之间 自由切换。需要你站出来的时候,你是雷厉风行的主格;需要你倾听、理解、接受的时候,你能安安静静地做个合格的宾格。不拧巴,不内耗。把这两种力量都化为己用,像跳一支舞,有时候领舞,有时候跟随,但始终是在 舞动 本身,是属于你的节奏。

我的主格和我的宾格,就像我的左手和右手。少了哪个,这日子都过不利索。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敌人,更像是我的两个面向,共同组成了这个 立体复杂,偶尔有点 分裂 但活生生的“我”。还在学习怎么让这两只手配合得更好,别一个想往东拽,一个偏偏要往西扯。挺难的,但这大概就是活着的 过程乐趣 吧。

还在路上。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