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记得刚开始学英语那会儿,字典里音标是躺在那儿的,老师也教,/ˈbetər/,跟着念,“别特儿”,感觉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可一旦耳朵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文音频,或者不小心听了老外说话,得嘞,完全不是一码事儿!他们的“better”,怎么那么软绵绵的?像水流淌过,像风吹过树叶,轻巧得很。我的呢?怎么听着像用锤子在敲钉子,一个音一个音都硬邦邦的?当时就纳闷了,难道我学的是假英语?
尤其是那个t音,怎么回事儿?字典里是/t/啊,可他们读出来怎么听着像/d/?是不是我听错了?是不是他们嘴瓢了?为了搞明白这个事儿,我那时候真是有点走火入魔,逮着机会就听别人怎么说“better”,听了各种语速,各种口音,越听越迷糊。一度以为是自己的听力出了问题,耳朵“不识货”。
后来,查资料,看视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头藏着个语音学上的小秘密,尤其是在美式英语里,这简直就是个标志性的特色!那个夹在两个元音之间的t,它可不是个普通的/t/音。它摇身一变,成了一种叫做flap T的音,也有人叫它soft T或者flash T,中文里有时候形象地翻译成闪音T或弹舌音。这玩意儿怎么发?跟我们中文里的“特”或者“的”都不太一样。它是你的舌尖快速地、非常轻巧地触碰一下上颚前部(就是牙龈后面一点点那个地方),然后立马弹开,就像用手指轻轻弹一下桌面,一触即离。发出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像咱们中文“的”的那个/d/音,但是比“的”更轻、更短促,不带那么强的送气和声带震动。你试试读读 water,city,pretty,computer 这些词的美式发音,感受一下中间那个快速闪过的音,是不是都有点像/d/?对,那就是flap T在作祟!
所以,“better”在标准美式英语里,那个t就变成了flap T。听起来就像是“贝德儿”里面的“德”字,但更快更轻柔。写成音标的话,美式通常是`/ˈbetər/`,但实际发音时,中间那个/t/执行的是flap T的动作,听感上更像`/ˈbedər/`。注意,这里用“德”或者/d/只是为了让你找感觉,模仿的时候,要记住舌尖是轻弹,不是用力抵住再放开。别真读成结结实实的“bedder”,那样又跑到另一个极端去了。
再来说说英式英语,特别是标准英音RP(Received Pronunciation)。事情又有点不同。英式里的那个t,很多时候还是个清晰的/t/音,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特”。所以,在英式RP里,better的t通常会发清晰的/t/音。而且,结尾那个r音,在英式RP里是不发音的!音标通常写成`/ˈbetə/`。发音听起来更像“贝特”后面拖着个含糊不清的“厄”音。看到没?同样一个词,美式英式发音习惯差异这么大!一个带软t,一个带清晰t,一个带卷舌r,一个不带r。这也很容易让学习者刚开始抓狂,到底学哪个好?我的建议是,先选定一种,练熟练透,再去了解另一种差异。不要混着练,容易练成“四不像”。
除了中间的t音,别忘了开头和结尾的元音。开头是b加e,那个e发音是/e/,像中文“哎”去掉声调,嘴巴扁平一点,舌尖微抵下齿。不是“拜”(/ai/),也不是“北”(/ei/)。是bet那个音。而结尾,无论是美式 `/ər/` 还是英式 `/ə/`,都离不开一个超级重要的英语元音——schwa音,音标是/ə/。这个音啊,简直是英语发音的灵魂伴侣,它出现在无数个非重读音节里。发音要领就一个字:懒!嘴巴放松,舌头居中,发出一个模糊不清的“呃”或者“啊”的声音。就像你被人突然问到什么,还没想好答案,下意识发出的那个拖长音。很多中国人读英语,容易把这个schwa音读得太清晰,比如把 teacher 后面的er读得清清楚楚,把 about 的a读得像“爱”,这就让发音听起来太“硬”,不够地道。Better结尾的er(美式)就是 schwa 音 `/ə/` 加上卷舌 `/r/` 的组合,舌头最后要卷起来。英式结尾的er就是个纯纯的 `/ə/` 音,不卷舌。所以,把这个schwa音发好,你的英语听起来会“软”很多,自然很多。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重音!“better”是双音节词,重音在第一音节:BET-ter。发音时,第一个音节要读得更响亮、更长、音调可以高一点,第二个音节则要弱读、短促、音调低一点。这种强弱变化,是英语节奏感的核心。试着用夸张的方式读几次:BET-ter,BET-ter。找到那个感觉。很多中国学习者习惯把每个音节都读得差不多重,这样听起来就会像机器人说话,没有生命力。
所以,你看,“better”这一个词,从音标到实际发音,从美式到英式,从辅音到元音,从单个音节到重音,里头门道还真不少。搞明白这些,才算真正理解了它怎么“读”。
知道了这些原理,下一步自然是操练。怎么练?死记硬背音标效果有限,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和模仿!找大量包含“better”这个词的母语者音频或视频。电影、电视剧、播客、纪录片,随便什么,只要有这个词,就竖起耳朵听。注意听他们中间那个t是怎么发的,结尾的er是怎么处理的。听一遍,模仿一遍。刚开始可能舌头不听使唤,发出来的音怪怪的,没关系,那是正常的。多模仿,多感受。
你可以从慢速开始,一句一句地模仿。把音频调成0.75倍速甚至0.5倍速,仔细听清每一个音的细节。模仿的时候,不仅仅是发音,还要注意他们的语调和语气。然后,慢慢恢复正常语速,再跟着模仿。录音是个非常好的工具。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和原音对比。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以为发对了的音,听起来和原音有多大差距。通过不断地对比和调整,慢慢修正自己的发音。
特别是那个flap T,多找一些像 water, city, party, duty, writing 这样的词来专门练习。把它们读出那个软软的、像d又不是d的音。当你能自然地发出这些词的flap T时,再回到better,你会发现容易多了。至于schwa音,多听听像 about, teacher, doctor, banana 这些词,感受非重读音节的含糊和弱化,学着放松嘴巴,发出那个“呃”音。
别觉得把一个词的发音抠得这么细是钻牛角尖。恰恰相反!英语发音中的很多规律,比如这个flap T,比如schwa音,比如重音,它们是普遍存在的,不是只影响“better”这一个词。你把“better”的发音彻底搞明白了,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和规律,等于打开了一扇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发出其他无数个包含类似结构或音素的词。你会发现,原来那些你觉得“听不懂”或者“说不顺”的词,很多都跟这些基础发音规律有关。
而且,发音好不仅仅是为了说得像母语者,它直接关联你的听力!你想啊,如果母语者说 better 用的是 flap T,而你耳朵里只认识那个硬邦邦的/t/音的“better”,听到软绵绵的flap T版,大脑可能一时反应不过来,或者需要多花点时间处理,这不就影响听力理解的流畅性了吗?当你熟悉并能发出这些自然的语流变化音时,你的耳朵也就更容易捕捉到它们,听力自然会提升。
当然,没有人的发音是完美的,带有母语口音也很正常。但至少那些会影响理解的关键发音点,比如区分清晰的/t/和flap T,或者正确弱读schwa音,这些是值得我们去努力接近标准的。这不仅能让你的表达更清晰,也能让你更好地理解别人。别怕犯错,大胆开口练。发音就像学骑自行车,光看理论没用,得摔几下,多蹬几圈,身体才能找到平衡感。舌头和嘴巴也是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建立新的肌肉记忆的。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better怎么读啊英语”?它不仅仅是音标里那几个符号的机械组合。它是美式里带着像d又不是d的软软的flap T,重音在前,结尾是模糊的schwa带着卷舌R;它是英式里清晰的T,重音在前,结尾是光杆schwa。它是隐藏在简单外表下的英语语音学的门道,是连接听和说,理解和表达的桥梁。花点时间,花点心思,把它弄明白,练到位,你会发现你的英语学习之路,真的会变得better!这可不是玩文字游戏,这是实打实的提升啊!多听,多模仿,多感受,别偷懒,加油!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