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尤其是在电话里,声音本来就有失真,再加上环境里的杂音,对方要是语速再快点,或者带点我们不熟悉的口音……得,瞬间懵圈。脑子里就剩下“thir……”这个音,后面到底是“teen”还是“ty”?就像站在分岔路口,左边是悬崖,右边也是悬崖,走哪边都心慌慌。你说气不气人?简直了!
其实啊,要我说,区分这俩词,真没你想得那么玄乎。它关键就抓两个点,两个非抓不可的救命稻草。抓住了,基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哪两个点?一个是重音,另一个是结尾音。这俩哥们儿是捆绑销售的,得一块儿看,一块儿听。
先说这重音。这是最最核心的区别,没有之一。你听的时候,耳朵得竖起来,像雷达一样捕捉声音里的那个“劲儿”。英文里很多词,重音放哪儿,意思或者词性就变了。这“十三”和“三十”也是一样,重音的位置,完全不一样!
来,你跟我一块儿念念看。先念“三十”,“THIRty”。是不是感觉第一个音节“THIR”读得特别响亮,特别有力?就像打鼓,“嘭”的一声,就在最前面。后面的“ty”呢?哎,轻飘飘的,好像话还没说完,气就泄了,或者赶紧收尾了。对,就是这个感觉:THIR-ty。重音在前面!把所有的力气都集中在“thir”上,后面的“ty”就顺带过去了,甚至有时候快了听起来像个含混不清的“dee”音,特别是在美式发音里,那个“t”有时候就成了“d”的音。但不管怎么变,前面那个响亮的“THIR”是跑不了的。
再来念“十三”,“thirTEEN”。这次你仔细感受。是不是感觉“thir”读得时候没那么使劲儿?声音平平的,好像在酝酿什么。然后呢?“TEN”,不对,是“TEEN”!这个音节突然就拔高了,变得响亮了,而且感觉拖得长长的。对,就像憋了一口气,最后在“TEEN”这里一下子爆发出来。thir-TEEN。重音在后面!它把劲儿攒着,攒着,最后全甩在“teen”上了。
这个重音的位置,就是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信号。你听到一个“thir”开头的词,如果开头就特别响亮,跟砸锤子似的,十有八九是三十、四十、五十这种整十的数。如果开头听着平平无奇,然后突然在后面某个音节上使了大力气,像唱歌高潮一样,那很可能就是十三、十四、十五这种带“teen”的数。
别小看这个重音,它就像词语的“灵魂”。抓住了重音,你就抓住了大半。
然后,第二个区别点:结尾音。这个跟重音是联动着的。
你再听“thirTEEN”的结尾,“-TEEN”。那个“ee”的音,/iː/,是个长长的元音,就像拉面条,可以拉得老长老长。而且因为重音在它上面,它不仅长,还响亮。听起来是“thir-tiiiiiiiin”。想象一下,一个长长的“衣”音,拖着尾巴。
再听“THIRty”的结尾,“-ty”。那个“y”的音,发的是个短促的/i/或者/ɪ/音,而且因为它不在重音上,读得轻,短,快。特别是在词尾,经常听起来非常匆忙,甚至有点像一个快速的“得”音(美音)。听起来就是“THIR-ti”或者“THIR-dee”,啪叽一下就结束了。跟“thirTEEN”那个拖长音的“ee”完全不一样!一个像悠扬的号角声(虽然比喻有点夸张,但感觉就是长!),一个像匆忙的脚步声,嗒嗒就过去了。
所以,总结一下这俩哥们的特点:
三十(THIRty):重音在前面(THIR-ty),结尾的“-ty”音短促。感觉是前面一发力,后面赶紧收。
十三(thirTEEN):重音在后面(thir-TEEN),结尾的“-teen”音长而响亮。感觉是前面憋着,后面一下放出来。
你看,是不是完全相反?一个前重后短,一个前轻后长(指结尾元音)。
实际听的时候,你要训练耳朵,不光听发的是什么辅音元音,更要听声音的轻重缓急、长短变化。这是比单纯辨别音标更“活”的技巧。
刚开始练,可以夸张点。自己念的时候,把“THIRty”的“THIR”念得震天响,后面的“ty”轻得像蚊子叫;把“thirTEEN”的“thir”念得悄无声息,后面的“TEEN”拉得像跑火车。虽然实际交流中没人这么夸张,但这种极端的练习能帮你快速锁定重音和结尾音的区别。
然后就是多听。找那种标准的英语听力材料,或者看电影、听播客。每次听到带“thir”的数,就暂停,回放,仔细听听重音在哪儿,结尾音是长是短。是“THIRty”那种急匆匆的结尾,还是“thirTEEN”那种悠长响亮的结尾?一开始可能有点费劲,但练得多了,耳朵自然就灵敏了,一下就能捕捉到那个关键的信号。
别忘了语境!这玩意儿在实际交流里简直是神助攻。如果人家问你年龄,你看着像二十多,他说的“thirty”肯定不是“十三”。如果是在聊价格,说一个东西“thirteen dollars”,这价格挺正常;要是说“thirty dollars”,那可能就贵不少,你也心里有数。如果是在数人头,一群小朋友,可能说的是“thirteen kids”;一群成年人,说“thirty people”的可能性更大。语境会给你很多暗示,帮你排除不可能的选项。
我记得刚来国外那会儿,有一次去店里买东西,问多少钱。人家说了一个带“teen”的数,我当时脑子一抽,以为是带“ty”的,觉得怎么这么贵!愣了半天。人家看我没反应,又说了一遍,这次我竖着耳朵,终于捕捉到了那个放在后面的重音和长长的“een”音,恍然大悟,原来便宜多了!那一瞬间的顿悟,真是比解出一道数学题还高兴。从那以后,我对这俩词的重音和结尾音就特别敏感。
所以啊,别灰心。这俩词就是纸老虎,看着吓人,其实摸清了脾气,也就那么回事儿。记住,抓住重音,听清结尾!THIRty,前面响,后面快。thirTEEN,前面轻,后面长又响。多听多练,把这个声音的特点刻进脑子里,刻进耳朵里。下次再听,就能像个老江湖一样,稳稳当当地区分开,再也不怕因为这俩小东西闹乌龙了!加油!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