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可你知道吗?吃着吃着,脑子里偶尔会突然冒出个问题:这咱们这么熟悉的桂圆啊,用英语到底怎么说?更要命的是,怎么读?这个问题好像挺简单的,对吧?可真要脱口而出的时候,总得在脑子里打个转儿,甚至得琢磨琢磨那个音儿是不是对。
最常见的那个词,是Longan。对,就是它,L-o-n-g-a-n。Longan。这词儿,初看的时候,很多人是不是会直觉地想按拼音去读?“龙-gan”?或者“浪-干”?哈哈,别笑,真有人这么琢磨过。其实,这词儿的发音跟咱们中文的“龙眼”多少有点渊源,它就是龙眼这个名字的音译,或者说,是一种基于龙眼的命名方式。
那么,Longan这个词到底怎么读呢?来,咱们拆开来说说。首先,别把它当拼音或者简单的英文单词来拼读。这是一个特定词汇,有它自己的规矩。它的读音大致是 /ˈlɒŋɡən/(这个是国际音标,看着复杂,别慌,我给你解释)。
简单点说,第一个音节,Lon,发音有点像英文里“long”那个词,但不是完全一样,它是个短的o音,更接近“朗”或者“lɒŋ”这个感觉,舌头后面抬高,发一个有点鼻音的音。别把它读成长长的“隆”音,也别读成“烂”那个音。想象一下,快速地说出“朗”,那个“朗”的开头部分,就是Lon的发音感觉。重音,敲黑板!重音在这个Lon上!这是关键。
第二个音节,gan,读音就比较像英文里“gun”那个词的结尾部分,或者说,像中文的“gən”——一个轻声的“根”字尾音。它是个很弱、很快的音节,没有重音。听起来就是“gən”或者“gən”。
所以,合起来,Longan的读音更像是“朗-gən”。强调前面,轻轻带过后面。朗gən。朗gən。试着念几遍?Longan。是不是感觉有点找到了?那个“朗”要稍微重一点、清晰一点,后面的“gən”要轻飘飘地滑过去。
我刚学这个词的时候,也老是发不准,有时候重音放错了,有时候后面的音发得太重,听着总觉得怪怪的。后来多听了几次英文母语者念,才慢慢找到感觉。他们念起来,那个“gan”的部分几乎是一闪而过,注意力全在前面的“Lon”上。
除了Longan,有时候你可能还会看到一个特别浪漫的说法,Dragon Eye。嘿嘿,字面意思就是“龙眼”,这个翻译可就太直白、太有画面感了。这不就是形容剥了壳的桂圆,那半透明的果肉里嵌着颗黑核,活脱脱就像一只黑亮的眼珠子吗?加上这东西在中国文化里又跟“龙”扯上关系(比如原产地之一叫龙眼树),“龙眼”这个名字就这么来了。而Dragon Eye,就是对中文名字的一种诗意翻译。
那Dragon Eye怎么读?这个就简单多了,都是非常常见的英文词汇。Dragon,d-r-a-g-o-n,读音是 /ˈdræɡən/。重音在第一个音节,Dra。像“拽个恩”那种感觉,拽gən。Eye,e-y-e,读音是 /aɪ/,就是咱们中文“爱”那个音。所以,Dragon Eye合起来就是“拽gən 爱”。这个读起来,是不是比Longan要顺口得多?毕竟是两个独立的、常见的英文词拼在一起。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Dragon Eye意境很美,也符合桂圆的形象,但在日常交流或者国际贸易中,大家提到桂圆,更普遍、更专业的说法还是Longan。就好像咱们中文里,苹果就叫苹果,不叫“红脸蛋甜心儿”。学语言嘛,有时候得接受约定俗成的用法。
想想看,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类似的水果啊。比如跟桂圆长得有点像的荔枝,它的英文是Lychee,读音是 /ˈliːtʃi/。重音在前面,发音像“利-chee”,那个“chee”有点像中文“七”的感觉。是不是跟Longan的读音结构有点相似?都是一个重音在前,后面轻带过的两音节词。
还有那个满身红毛刺儿的红毛丹,英文叫Rambutan,读音是 /ræmˈbuːtən/。这个词有三个音节,重音在中间那个“bu”上。像“ran-布-tən”。是不是每个水果的名字,英语读起来都有它自己的调调?挺有趣的。
回到桂圆,回到Longan。别小看这个词的读音。在超市里,在饭馆里,或者跟外国人聊起你家乡特产的时候,能把Longan这个词说得准,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不是非要有多么标准的口音,但至少把重音放对,把基本的音发出来,对方就能明白你在说什么,也能感受到你对这个东西的了解和喜爱。
有时候我觉得语言就是这样,一个词,一个发音,背后连着的是一个具体的物件,一种味道,一段记忆,甚至是一种文化。就像Longan,这个听起来可能有点异域风情的词,指向的却是我们这么熟悉的桂圆。它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是通往味觉和乡愁的一扇小门。
所以下次再见到或者吃到桂圆,不妨在心里或者小声地念叨几句:Longan,朗gən。Longan。或者指着它,跟朋友分享:“你看,这个,This is called Longan in English. L-o-n-g-a-n, pronounced like 朗-gən。”嘿,感觉是不是挺好的?语言这东西,就是要大胆地用,多听多练,慢慢地,那些原本别扭的音儿,那些不熟悉的词儿,就都会变得自然,就像吃桂圆一样,从生疏到享受。
剥完手里这颗桂圆,甜意还在嘴里回荡。嗯,Longan,这个词和这个味道,今儿个算是更熟了。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