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首先,你得面对的是那堆密密麻麻的题,也就是所谓的 科目一。别以为摩托车的理论考试就比小汽车简单多少,一样能把你绕晕。交规、标志、标线、基本的驾驶常识,还有处理突发情况的原则,林林总总几百上千道题库等着你。那个滋味儿,像不像回到了初高中,抱着一堆复习资料啃啊啃?手机里下个APP,每天睡前刷,蹲厕所刷,吃饭等位刷,眼睛都快刷瞎了。有时候看着那些情景题,就想骂街,现实中谁会那么开啊!但没办法,规定就是规定,一分都不能少,90分才算过。这个科目,纯粹考验你的记忆力和一点点理解力,说是基础,其实就是个筛子,先筛掉一批不愿花工夫背书的。我当时就看到不少人在这上面栽跟头,不是轻视,就是觉得枯燥,没耐心。可你要是连最基本的规则都不懂,怎么敢上路?这第一关,是给你脑袋里装个安全系统。
过了理论这一劫,恭喜你,终于要摸到真正的摩托车了!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撒欢儿了,接下来是 科目二,场地技能考试。这才是真正让你手脚并用,体会到什么叫“人车合一”(或者说“人车不合,摔个狗啃泥”)的地方。别看就在一个划好的小院子里转悠,里头的项目可真能把你整不会。最经典的,就是那个 桩考,或者叫绕桩。七个杆子立在那儿,你得骑着车,S形穿梭,脚不能点地,车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还得压线。看着别人轻轻松松扭过去,自己上去一骑,腿就软了,不是压线就是速度不对,要么就是紧张得方向打死,差点撞杆。那个 单边桥 更绝,两条窄窄的板子,车轮要稳稳地从上面轧过去,稍有偏差就掉下来,简直是考验你的平衡感和心理素质。还有 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听着不难,但要 precisely (精准地) 停在指定区域内,还得防止后溜或熄火,那感觉,心跳得比发动机还快。整个科目二,就是在反复的练习、失败、再练习中度过。教练就在旁边喊,“手放松!看前面!速度慢点!” 练得手腕子酸,脚踝子疼,但每一次成功绕过一个桩,稳稳轧过单边桥,那种小小的成就感,能支撑你继续下去。这关,练的是你的基本功,是你在低速下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关键时刻保命的本事。
场地考过了,以为解放了?Too young, too simple! 还有更刺激的 科目三,实际道路驾驶技能考试。这回真得上路了!虽然通常是考场周边相对封闭或者车流不大的路段,但毕竟是开放环境。得学会观察交通情况,超车、变道、通过路口、掉头、夜间行驶(虽然很多地方模拟夜考),还要考核你的 加减档 操作是不是平顺, 直线行驶 时能不能保持稳定不跑偏,以及最后的 靠边停车 是不是停到了指定位置。
科目三跟科目二完全是两种感觉。科目二像做体操,讲究标准和精确;科目三更像实战演习,考验的是你的应变能力和对环境的判断。你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脑子里飞快地处理信息:前面有没有行人?旁边车道有没有车要变过来?红绿灯还有几秒?限速是多少?耳朵还得听着考官的指令。有时候考官突然来一句“前方掉头”,得瞬间判断路况是否允许,打灯,减速,找机会。整个过程下来,手心都是汗,神经绷得紧紧的。顺利通过那瞬间,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只想找个地方瘫着。这关,练的是你的大局观,你的胆量,以及你在真实路况下的应用能力。
等等,好像还有个 科目四?对,不少地方把这个叫做文明驾驶常识与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其实可以看作是 科目一 的延伸或者升级版,更侧重于安全文明驾驶理念和紧急情况处理。题型可能更多样,比如看图判断、多选题之类的。相对于前面几个实操科目,这个理论考可能压力小一些,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安全无小事,多学点儿总是好的。它像是在你即将获得自由(驾照)之前,再给你敲个警钟,提醒你骑摩托车不是玩儿,责任重大。
所以,你问摩托车驾照考几个科目?概括来说,就是 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然后通常还有一个 科目四。四个阶段,涵盖了理论知识、场地控制、实际路驾和安全意识。每一个科目,都是一个坎儿,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跨过去。整个过程嘛,有苦有乐,有沮丧有惊喜。想想看,为了那本小小的、绿色的(或者其他颜色)驾照,为了将来能骑上心爱的摩托车,吹着风,那种自由的感觉……这些折腾,好像也挺值的。但前提是,你得认真对待,毕竟生命只有一次,马虎不得。骑帅不骑快,安全第一,这才是考驾照最终的目的,不是吗?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