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买书的时候,更是心疼。一本高数上册,崭新的,要大几十块甚至一百多块,对于当时生活费紧巴巴的我们来说,真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书吧,用完可能就束之高阁,或者当二手书卖掉,价格也掉得厉害。所以,好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在内,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有没有同济七版高数上册电子版免费的?这几个字,简直成了我们那会儿上网搜索频率最高的词组之一。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免费”和“电子版”?原因太多了,条条都是血泪史。首先是钱的问题,上面说了,能省则省。其次,电子版方便啊!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现在这么普及,但电脑肯定是人手一台的。有个电子版,随时随地都能看,不用背着那本厚重的书跑来跑去。图书馆?有时候人满为患,想找个安静角落抱本书啃,难。宿舍?床铺就那么点地方,堆满了复习资料,能少一本实体书,空间都感觉宽敞了些。而且电子版还能搜索!找个公式、看个例题,Ctrl+F一下,嗖地就出来了,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倍。手里的书,翻半天,可能还在前一章打转。
所以,那段日子,我们的课余生活里,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找资源”上。各种论坛、贴吧、网盘分享群,都像大海捞针一样地翻。有时候找到个链接,满心欢喜地点进去,结果是假的,跳转到奇怪的网站;有时候是旧版本,跟老师讲的不完全一样,用起来提心吊胆的;更有甚者,下载下来发现是病毒,电脑差点就挂了。那时候的感觉啊,真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煎熬得很。那个同济七版高数上册电子版免费,仿佛成了某种传说中的宝藏,你知道它可能存在,但就是不知道藏在哪儿。
大家口耳相传着哪里可能有资源,哪个学长学姐那里或许能传一份。有时候幸运地找到了,那种感觉,不亚于在沙漠里发现绿洲。记得有一次,一个隔壁宿舍的同学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他在某个不知名的小论坛上,真的找到了一个链接,说是同济七版高数上册电子版免费的,而且看起来很靠谱。当时我们几个就像闻到了肉味的狼一样,立刻围了过去。他小心翼翼地操作,我们屏住呼吸盯着屏幕。下载的过程都觉得漫长得像一个世纪。当那个PDF图标出现在文件夹里,双击打开,内容清清楚楚,跟老师手里的书对得上的时候,我们几乎要欢呼起来。那种胜利感,哎呀,现在想想都觉得有点夸张,但当时就是那种心情!
当然,找到了资源,并不意味着高数就没问题了。书是工具,关键还得靠自己学。电子版虽然方便,但盯着屏幕久了眼睛疼,而且有时候在PDF上做笔记,总没有在纸质书上那样顺手。所以,很多同学找到了电子版后,还是会时不时地去图书馆借实体书,或者跟有书的同学一起看。电子版更像是一个救急的、方便携带的、随时查阅的补充。但它的存在,确实极大地缓解了我们当时的经济压力和寻找资源的焦虑。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同济七版高数上册电子版免费的资源,大多数其实是盗版,这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从法律和版权的角度来说,这肯定是不对的。但对于当时的学生群体,尤其是那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同学,几十块钱甚至上百块钱的书本费,确实是个负担。大家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在现实的压力下寻找出路。这不是为盗版辩护,而是当时那种环境下的一种普遍现象,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们心里也知道这不完全合规,但为了能跟上学习进度,为了不被高昂的书费拦在知识门外,很多人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现在回头看,时代也变了。很多高校有了自己的电子图书资源库,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免费访问大量的电子书,其中就包括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各种教材。正版的电子书平台也越来越多,虽然可能不是完全免费,但价格比纸质书便宜不少,甚至有些提供租赁服务。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多元、更便捷,也更规范了。那种当年为了找一份同济七版高数上册电子版免费资源而奔波、而纠结的经历,或许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已经不太能体会了。他们有更多的正版选择,有更方便的图书馆电子资源。
但那段经历,对我来说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它不仅仅是找一份电子书的过程,更像是一个关于资源、关于学习、关于经济压力、关于如何在有限条件下解决问题的缩影。那种找到免费资源时的惊喜,那种利用电子版在深夜宿舍里默默啃题的画面,都是青春里关于大学,关于高数,关于成长的独特记忆。那个同济七版高数上册电子版免费的关键词,串联起了一段特别的时光。它不是简单的一份PDF,它更像是一种渴望,一种努力,一种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象征。有时候想想,为了学点知识,我们那时候可真是想尽了办法,折腾得够呛。但也就是这些折腾,让后来的我们,面对其他困难时,总能多一份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智慧。那本高数书,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免费的还是花钱的,终究是载体,承载的是知识,更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那段岁月。现在,或许不需要再满世界地喊着要同济七版高数上册电子版免费了,但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对更好学习方式的追求,应该永远都在吧。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