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你问我成人高考考个250分,这分数算不算厉害?刚听到这数字,脑子里嗡一下,条件反射地就想跟普通高考比,那会儿别说250了,怕是连个三本边都摸不着吧?觉得,嗯,也就,那样?
打住! 你得看清楚,这是成人高考! 这四个字一出来,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谁去考成人高考?不是那些刚从高中课堂里出来、脑子还热乎乎的,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的年轻娃娃们。考成人高考的,多半是些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人。他们有工作,有家庭,肩膀上可能还压着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鸡零狗碎的事情能把人的精力耗得干干净净。
你想想那个画面:白天在单位,可能要看老板脸色,可能要处理繁琐的事务,可能要陪笑应酬,忙活一天,累得跟条狗似的。回到家,不等歇口气,孩子作业要辅导,晚饭要张罗,老人需要照顾。等把这一切都打理停当,夜已经深了,人已经困得眼皮打架了。
就这么个光景,他/她还得从床底下、书架角落里,把那些蒙了厚厚一层灰的课本、笔记翻出来。好多知识点,当年在学校里就没弄明白,或者即便明白了,这么多年过去,早还给老师不说,连“老师”姓啥可能都忘了。基础?别提了,可能有些科目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模糊了。
记忆力?跟年轻时候根本没法比,背个单词,可能第二天醒来就溜走了大半。理解力?大脑在柴米油盐、KPI、人情世故里浸泡久了,再去看那些公式、理论,有时候真觉得脑子锈住了,转不动。
时间呢?那是比钻石还金贵的东西。人家学生可以一天十几个小时泡在书本里,他们能挤出两个小时已经是奢侈。地铁上、午休时、孩子睡着后……这些零碎得不能再零碎的时间,一点点拼凑起来,像海绵里的水,得拼命去挤。
更别提,他们学习的环境,可能是在嘈杂的咖啡馆,可能是在油烟味的厨房,可能是在怎么都安静不下来的客厅。旁边可能还有人在看电视,孩子在玩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咬牙硬撑。
在这种生活的重重围困下,一个人,能拿出那份勇气,重新坐下来,翻开书本,面对那些冰冷的文字和符号;能拿出那份毅力,在无数次想摔书、想放弃的边缘,硬是把自己拽回来;能拿出那份坚持,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地学下去。
250分!你以为这仅仅是卷子上涂对了多少个选择题,答对了多少道简答题的总和吗?不是的!
那250分,是无数个在深夜里,靠着一杯凉掉的咖啡或者浓茶提神,在台灯下弯着腰,一笔一划重拾课本的夜晚。
那250分,是面对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嘲笑,自己内心的动摇时,紧紧咬住嘴唇,告诉自己“再试试”的瞬间。
那250分,是把面子、年龄都放到一边,像个小学生一样,去请教,去提问,去从头学起的谦卑和决心。
那250分,是向生活发出的一次呐喊:“我还不甘心!我还能试试!我值得拥有更好的机会!”
所以,当你说“成人高考250分算厉害吗”的时候,请把那个“成人”两个字,无限放大,再放大!
在那些全职备考、心无旁骛的学生看来,250分可能确实不高,甚至有点拿不出手。
可对于一个要扛起工作、家庭、各种生活压力,已经很久没有系统学习过,甚至基础薄弱的人来说,他/她能从日复一日的琐碎和疲惫中,硬生生撕开一条缝隙,把散落的知识碎片一点点捡起来,然后,真真切切地坐进考场,最终考出了250分!
这分数,凝结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多少独自消化的委屈,多少次濒临崩溃又重新振作的坚持啊!
在我看来,成人高考250分,根本不是简简单单的分数问题。它代表着一种不向年龄低头,不向生活低头,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它代表着一个人,在生命的半坡上,依然敢于攀登的勇气!
这样的分数,这样的努力,这样的坚持,这样的勇气,难道不厉害吗?难道不了不起吗?
它也许不能让你一步登天,也许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也许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难。但拿到这250分的这个人,他/她已经证明了自己身上蕴藏着多么巨大的能量,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厉害,从来都不是只看结果的冰冷数字,更要看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中,你付出了什么,克服了什么。
成人高考250分,在那个特定的人、特定的生活背景下,绝对算厉害!而且,在我心里,它比那些轻轻松松拿到的高分,更能触动人心,更能体现出“厉害”这个词真正的分量。
这分数,是汗水,是泪水,是时间的刻痕,是勇气的勋章。你说,这算不算厉害?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