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我最早接触到SP这玩意儿,多半是在游戏里头。尤其那种角色扮演类的RPG游戏,打怪升级是家常便饭嘛。屏幕角落那个小小的数字,或者人物旁边晃悠的血条、蓝条、经验条儿,满了,叮——升级!然后呢?最重要的来了:技能点 (SP)!哗啦一下,系统可能给你几点,让你自己去加。加力量,加敏捷,加智力,加精神…… 每一点都感觉沉甸甸的,决定着你角色的未来走向。是不是该把这宝贵的SP砸到输出技能上,刀刀暴击?还是加到辅助技能上,奶队友或者控场?那时候的SP,就是Skill Point的缩写,承载着一个玩家对角色成长的所有期待和策略,那种主宰自己角色变强的感觉,实在太棒了。它不只是一个缩写,它代表着投入、选择、和看着数值一点点往上跳的成就感。
再换个场景,有时候在体育新闻或者论坛里,尤其是那些体育 (Sports)爱好者扎堆的地方,偶尔也能瞥见SP。虽然没游戏里那么普遍和核心,但它确实有时候被用来代指Sports。可能记者写快了,或者网友图省事儿,就把SP往那儿一搁。不过说实话,这种用法我遇见的频率不高,远不如游戏里头来得“理所当然”。
哎呀,换个频道,去看看那些摄影论坛、街拍博主。他们嘴里的SP,九成九是Street Photography的缩写。街拍,这玩意儿听着就酷,不打扰,悄悄捕捉城市里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行人、光影、建筑,都是素材。我虽然不是拿着相机到处扫街的那个人,但喜欢看,那些优秀的街拍照片里透出来的生活气息和故事感,特别迷人。这里的SP,就带着点人文关怀和瞬间定格的味道,跟冷冰冰的技术词汇完全不搭边。看到这个SP,脑海里会浮现出城市街头形形色色的人群和景物,画面感一下就有了。
好了,说点可能会让人皱眉头的,或者说,是存在于非常非常小众圈子里的用法。SP,在某些特定的、甚至可以说是亚文化范畴的网络角落里,它能跟体罚扯上关系。最常见的是指Spanking。但这部分内容,怎么说呢,它比较私密、边缘,跟咱们日常接触的主流互联网语境差得挺远。你不是身处那个圈子,或者不是特意去搜寻,压根儿遇不着,或者即便遇着了,可能也一头雾水,理解不了它在那个语境下的确切含义和背后复杂的情感、心理因素。所以,要是真的在某个奇怪的地方撞见这个SP,而且上下文指向这个方向,那你知道了,这玩意儿存在,但离普通人的网络生活挺远的,而且通常伴随着一些伦理、界限上的讨论。这玩意儿,真是属于“know it exists, but stay away unless you understand the context fully”的那一类。小心为上。
还有些场合,SP就显得特别硬邦邦、没啥人情味,纯粹是技术或者商业领域的代号。比如微软以前发系统补丁包,就喜欢叫Service Pack,简称SP。XP有SP1, SP2, SP3啥的,装系统或者打补丁的时候,这词儿就蹦出来了。再比如IT行业或者通信领域,SP常常指Service Provider,就是服务提供商,像移动、电信、联通,或者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的公司,都是SP。这些地方的SP,就是标准的技术词汇,干巴巴的,跟游戏里点技能点那股兴奋劲儿,或者看街拍那种文艺范儿,一点边都沾不上,它就是个功能性的标签。
说起来,SP甚至还能指代地理位置,比如Singapore(新加坡)。或者在音乐、音响设备领域,指Sound Pressure(声压)。再或者,Short Play(短剧)有时候也被缩写成SP。你看,就这么俩字母,扔到不同的领域,就像变色龙一样,瞬间能变出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的意思。
所以,下次再在哪个犄角旮旯看见SP俩字儿,别着急下定义。停一停,深吸一口气,看看它出现在哪儿,旁边跟着啥词儿,整个句子、整个段落、整个网页或者整个对话是在聊啥。上下文是啥?这是最重要的线索。是在聊游戏升级?那多半是技能点。是在看街拍照片集?那肯定是街头摄影。是在某个需要特别小心的、提及体罚的亚文化社区?那可能指向Spanking。或者是在聊软件安装、网络服务?那也许是服务包或者服务提供商。
这俩字母,看着简单,背后的世界可复杂着呢。它们的存在,其实挺有趣地展示了语言的一种特性:为了效率和便利,人们创造了无数的缩写、简称,但同时也增加了理解的门槛,制造了无数的误会或者“盲区”。有时候,你得是个“多面手”,了解一点游戏圈儿的黑话,一点摄影圈儿的术语,甚至一点点某些边缘社区的表达习惯,才能真正搞清楚SP在说啥。
SP,与其说它是一个固定的意思,不如说它是一个“待填充”的占位符,它的真正意义,完全依赖于它被抛入的那个具体的世界、具体的环境里。别被它唬住了,把它当成一个小小的语言谜题去解开,搞清楚它身处的“场域”,一切迎刃而解。就像玩个猜词游戏一样,挺有意思的,不是吗?下次再见到它,试着去“定位”它吧。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