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简述adl包括哪些方面
简述adl包括哪些方面
0人回答
29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9 11:52:46
188****3100
2025-05-09 11:52:46

我们常说ADL,全称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听起来是个挺学术、挺医学的词,但说白了,它描绘的就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最根本的、维持生存和基本尊严所需的那些事儿。它们不像那些高大上的成就,什么事业成功、名利双收,但它们却是比这些更底层的基石。基石垮了,上面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ADL其实分两层,像座金字塔。底下是基础金字塔尖,那些你醒着的时候,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干、或者为了活下去必须干的。医学上叫它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简称BADL或者PADL。

首先是移动或者叫转移吧。别小瞧这个。从床上坐起来,挪到床边,站起来,或者坐到轮椅里。从椅子上起来去沙发,从沙发到马手间。每一个“换地儿”的动作,都需要肌肉的力量、平衡感、协调性。想想看,如果连从床上到厕所这一小段路都走不了,得靠人抱,那是一种什么感觉?不是说被人抱不好,而是那种“自己做不到”的无力感,像潮水一样把你淹没。

然后是行走。在平地上迈开步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听起来不就抬腿迈步的事儿吗?不,它需要你的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完美配合,需要你的平衡随时在线。能自己一步一步往前挪,哪怕是颤颤巍巍的,也比坐着或躺着,只能靠轮子或别人推,感觉天差地别。世界的大小,很多时候取决于你能走多远

再来,穿衣。每天都要换衣服吧?夏天一件T恤,冬天里三层外三层。从衣柜里挑出衣服,把胳膊腿塞进去,拉上拉链,系上扣子,穿上袜子,套上鞋子。这些动作,哪个不需要手指的灵活性?哪个不需要弯腰、抬手?如果手抖得扣子对不上眼儿,如果腰弯不下去够不着袜子,如果抬不起胳膊套不进袖子…出门成问题,甚至只是换件睡衣都得求人。那感觉,就像被剥夺了选择自己样子的权利。

个人卫生洗澡。这两件放一起说,都关乎干净和清爽,更关乎尊严。刷牙洗脸梳头,修剪指甲,刮胡子或者化妆。这些都是打理自己、让自己看起来精神、感觉舒服的事儿。手拿不住牙刷,梳子半天梳不顺一根头发,刮胡刀成了危险品…那种邋遢感,不仅仅是外表,更是心理上的。而洗澡,更是个大工程。湿滑的环境,需要弯腰擦脚,需要抬手洗头,需要保持平衡。对很多人来说,洗个热水澡,可能需要别人的帮助、甚至是冒着摔倒的风险。干净,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当这个需求都需要别人来满足,那种滋味…挺不是滋味的。

如厕,可能是在ADL里,最最私密、也最让人难以启齿需要帮助的一项。控制排泄,感觉到需要去,能及时赶到厕所,自己脱裤子,坐下,起身,清洁,整理衣物,冲水。每一个环节都无比重要。如果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无法独立完成,那种失控感、那种对他人深深的依赖,对一个人心理的打击,可能远超身体上的不适。能自己解决,哪怕过程艰难,那也是守住了自己最后一点尊严的堡垒。

最后是进食自己吃饭。拿起碗筷,夹起菜或者用勺子舀起饭,送到嘴里,咀嚼,吞咽。这可不是简单的往嘴里塞东西。它需要手眼的协调,需要吞咽反射的正常。手抖厉害了,饭菜洒一桌;嚼不动硬一点的东西;甚至连吞咽都有可能呛到,危及生命。能自己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稳稳地送进嘴里,好好嚼烂,安全地咽下去,这是多么大的幸福和独立啊。靠别人喂饭,吃什么、吃多少,都受制于人,饭菜的味道似乎都变了。

好了,上面这些,是BADL,是最基础的生存技能。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基本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别人的深度照顾了。

但人活着,不仅仅是生存,还得“生活”啊。这就引出了ADL的另一层,更“高级”一点的,叫做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它们需要更复杂的认知能力、计划能力和社交技能。失去这些,你不至于危及生命,但要独立地、高质量地活在社会里,就难了。

比如备餐。不是说有人把饭菜端到你面前就算能吃饭了。自己知道想吃啥,去超市购物买食材(这又关联到购物能力),回家洗洗切切,开火下锅,烹饪出一顿像模像样的饭菜。这需要记忆力、执行力、动手能力。能自己给自己做顿饭,那种成就感,那种掌控自己胃口和健康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

提到购物,购物本身就是一项IADL。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列个清单,出门(又关联到交通),找到商店,选购商品,付钱,把东西拿回家。这需要方向感、判断力、算数能力、甚至体力。能自己去趟菜场,或者去超市买日常用品,这不仅仅是买了东西,更是和外界发生联系,是融入社会最基本的方式。

家务。打扫房间,清洗衣物,整理床铺。让自己的居住环境保持干净整洁。这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一种自理能力的体现。乱糟糟的屋子,堆积的脏衣服,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心理上的负担。能自己把屋子收拾得窗明几净,那种心情,真的会不一样。

管理药物。现在人生病,吃药几乎是常态。不同的药,不同的剂量,不同的时间,饭前还是饭后。这需要好的记忆力,理解能力,还有按照计划执行的能力。自己能把一天的药按时按量吃对,这关乎治疗效果,更关乎安全。一旦吃错药,后果可能很严重。

管理财务。交水电费、电话费,管理银行账户,取钱、存钱,懂得花钱,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这些跟钱打交道的事儿,需要算数能力、判断力、对数字的敏感性,还有一定的社会常识。自己能处理好自己的财务,不依赖别人,这是经济独立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自主的体现。

使用交通工具能自己出门,可能是开车、坐公交、打出租、或者叫网约车。知道去哪儿,怎么走,怎么付款。这是扩大活动范围连接外部世界的钥匙。一旦失去这个能力,活动空间就被极大地压缩,生活圈子变得异常狭窄。

还有使用电话或通讯工具。现在是智能手机时代了,打电话、发短信、视频通话、使用社交媒体。能自己跟家人朋友保持联系,获取信息,处理一些线上事务。这不仅仅是使用工具,更是维持社交关系,避免孤独感保持与时代连接的重要方式。想象一下,如果连拿起手机拨个号码或者发条微信都需要别人帮忙,那种与世隔绝的滋味…

你看,从最基础的吃喝拉撒睡(广义上的,包含了移动、卫生、如厕、进食这些),到更复杂的买菜做饭、洗衣打扫、管钱管药、出门办事、跟人聊天,这些林林总总的能力,构成了我们“活着”和“生活”的全部。

评估这些ADL,不是为了给一个人贴个“失能”的标签,或者仅仅为了申请点什么补助。更重要的是,它像一张能力地图,告诉你一个人在哪些方面还行,在哪些方面需要搭把手。这些信息,对我们自己、对家人、对医护人员、对社区服务,都至关重要。它指导着我们如何提供有针对性有效、并且能最大限度保留个体残存能力和尊严的帮助。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一个人吃饭、穿衣、走路有点费劲,或者做个饭、出去买个东西显得手忙脚乱,别急着觉得“麻烦”或者“没用”。想想看,那些在我们眼里习以为常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可能是用尽全力、日复一日,甚至赌上尊严才能完成的大事件。这些能力,不仅仅是身体的机械运动,它们是独立的血肉,是尊严的骨骼,是生活质量的灵魂。失去它们,一个人失去的不仅仅是功能,更是那个鲜活的、能自己做主的“人”的一部分。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