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南大是南开大学还是南京大学
南大是南开大学还是南京大学
0人回答
5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9 11:24:35
188****3100
2025-05-09 11:24:35

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你跟不同圈子的人聊天,或者你在不同的地域,这默认的“南大”指代,真能给你玩儿出花儿来。

打个比方,我有个朋友,当年在北方念书,一说“去南大听讲座”,那十有八九指的是南开大学南开,在天津卫,那可是响当当的老牌名校,尤其是一些文科、经管类的专业,在北方那真是声名赫赫。你在京津冀这片儿说“南大”,大家心领神会,脑子里浮现的就是海河边儿上那个大气沉稳的校园模样,周总理的母校,那份历史底蕴,不是盖的。他们的简称,就是“南大”,写在招生简章上,写在校友名册里,深入人心。

可你要是跑到长江下游,比如苏浙沪这一带,尤其在南京,你敢当着当地人面说“去南大吃饭”,他们眼珠子都能给你瞪出来——“废话!南大不就是南京大学嘛!” 对,在南京这座城市,在江苏这片土地上,“南大”几乎是南京大学独享的简称。金陵城里,鸡鸣寺旁,南京大学的地位无可撼动。它的历史,那更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学堂,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之一。理科强项、人文底蕴深厚,它就是长三角很多学子心目中的殿堂。对他们来说,只有南京大学,才配得上“南大”这个称呼。

你看,同样一个简称,放在不同的地理坐标上,指向完全不一样的两所学校。这种感觉,有点像同名同姓的人,或者同一个外号被两个人分享。每次遇到,都得先进行一个“身份核实”的过程。有时候急着说事儿,就不得不停下来,补一句:“是天津南开,还是南京南大?” 挺麻烦的,是不是?

我也琢磨过这事儿为啥这么别扭。中国那么多大学,为啥偏偏这俩,地理位置一南一北,却撞衫撞得这么彻底?估计一开始,大家约定俗成地叫,也没想太多。结果叫的人多了,各自的简称就这么定了下来。就像一个村子里有两个张伟,平时靠口音或者家里老大老二区分,但正经场合登记名字,就得出幺蛾子。

当然,我知道,较真儿起来,官方文件或者正式场合,总会写全称,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明明白白。但这日常交流,谁有那个闲工夫每次都拉满?大家图个方便,简称就出来了。问题是,这个简称,没有唯一的归属权。

而且,这种“撞名”还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差异,它背后甚至带着点儿微妙的地域情结和校友的自豪感。你说你是“南大”的,对方是另一个“南大”的,心里可能都会咯噔一下,然后默默地在心里比较一番。这种比较,不是说谁好谁不好,而是那种“我认同的是这个南大”的身份确认。这种对校名简称的守护,其实挺有人情味的。它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是承载着一代代师生的记忆、汗水和荣耀。

对我个人来说,因为我活动范围主要在南方,所以潜意识里,听到“南大”,第一个蹦出来的总是南京大学。脑海里会浮现出它鼓楼校区那些古老的建筑,拉萨路小学的铃声,或者仙林校区现代化的图书馆。但我也知道南开大学的分量,那是陈省身先生待过的地方,是充满了爱国热忱的校园。每次听到“南大”时,那个短暂的停顿,那个大脑里的“搜索”过程,其实就是对这两种不同意象、不同地域文化的一次快速切换。

所以,你说“南大南开大学还是南京大学”?答案其实很简单,但又有点复杂:它既是南开大学,也是南京大学。具体指哪个,就得看你在哪儿,或者聊天的语境是啥。就像问你喜欢吃面条还是米饭,没有绝对答案,得看那天想吃啥。这俩“南大”,都是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都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杰出的贡献。只是这个简称的重叠,给我们的日常交流,平添了一点点,嗯,可以说是困扰,也可以说是挺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它提醒你,语言是活的,地名和校名的指代,往往带着浓厚的地域和人文色彩。下次再听到“南大”,别急着下结论,多问一句,或者根据上下文猜一猜,也是一种乐趣。毕竟,这俩“南大”,都挺牛的,不是吗?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