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我记得,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刚开始学英语,跟鸭子听雷差不多。看到字母组合,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怎么发音。那时候小提琴嘛,在我这儿就是个乐器,优雅,带点儿忧郁,电影里经常见,拉出来那声音能直戳你心窝子。可它在英语里叫啥?那时候真不知道。
后来看书,看到一个词,violin。旁边带着国际音标。天哪,那一堆稀奇古怪的符号,什么/ˌvaɪəˈlɪn/,看着就头疼。我当时就想,这怎么可能跟“小提琴”这个词联系起来?“小提琴”多形象啊,小小的,提着拉的。violin?听着就像是... 啥也不是。就是一串字母,冷冰冰的。
然后就开始尝试着读。/vai/?/len/? /lin/? 怎么听都不对劲。当时也没有智能手机,没法儿直接点一下听发音。只能靠字典里的音标,或者问老师。老师怎么说的来着?她读出来是 /ˌvaɪəˈlɪn/。哎呀,那个 /vaɪ/,就像是中文里的“歪”但又不是,那个 /ə/ 弱弱的,像个叹息,最后的 /lɪn/,又有点儿像“林”但舌头得卷一下。整个儿连起来, vi-o-lin,或者说 vai-o-lin。
一开始,读起来总觉得别扭。好像舌头跟牙齿总在打架,气流也不知道该往哪儿跑。有时候会读成什么“微欧林”,或者“瓦油林”,自己听着都想笑。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嘴型,怎么都模仿不出老师那种轻松自如的感觉。那种挫败感,哎,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每一个学英语的人都逃不掉的坎儿吧?尤其是一些特定的发音,比如这个 v 和 w 的区别,比如那个弱读的元音 ə,再比如最后的 l 音,舌头放的位置不对,听起来就完全是两回事儿。
不过,练得多了,听得多了,慢慢地,这个词就顺口了。violin。开始能感受到它自己的节奏感,三个音节,重音在最后一个 lin 上。vi-o-lin。读出来的时候,脑子里渐渐地也能跟那个乐器的画面联系起来了。不再仅仅是一串抽象的字母组合,而是那个在乐手肩膀上,发出美妙声音的木盒子。那个光滑的琴身,那四根弦,那把弓子在弦上摩擦的声音... 读着 violin,这些画面和声音似乎也能跟着在脑子里响起。
所以你看,一个简单的“怎么读音”的问题,背后其实是一连串的学习过程,是耳朵的辨别,是舌头的协调,是大脑的记忆和连接。它不光是学会发音规则那么简单,更是把这个英语词汇,和你已有的关于“小提琴”的认知、情感、记忆捆绑在一起的过程。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小提琴的英语怎么读音?我不会简单地甩给他一串音标或者一个录音。我想我会说,听好了,是 violin,/ˌvaɪəˈlɪn/。注意第一个音节 vi,不是“微”也不是“喂”,嘴唇要稍微合拢,上面的牙齿轻轻搭在下嘴唇上,发出一个颤动的v音,然后接一个ai的复合元音,像说“歪”的前半截。中间那个 o 是个弱读音,ə,就是个含糊不清的“呃”声,轻轻带过就好。最后那个 lin,像中文的“林”,但结尾的 n 是鼻音,舌尖抵住上颚,气流从鼻子出来。整个儿连起来,vi-o-lin。重音在 lin。试着读几遍,一开始慢一点,感觉那个嘴型和气流的位置。然后慢慢加快,直到它自然流畅地从你嘴里蹦出来。
你会发现,一旦你能准确地发出这个词的音,再听到它的时候,那种熟悉感是不一样的。在电影里,听到角色说 violin;在新闻里,听到报道一位小提琴家(violinist,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多了个 ist,表示“人”);在音乐网站上看到关于 violin 的介绍... 你的耳朵会立刻捕捉到这个词,它不再是模糊的背景音,而是清晰、可辨识的信息。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小窗户,让更多的信息和世界连接进来。
而且,每一个英语单词的发音,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它可能来自古老的语言,经过漫长的演变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比如这个 violin,它跟意大利语的 violino 有关,再往前可能追溯到拉丁语。虽然我们平时不需要知道这些,但在学习发音的时候,偶尔想想这些词的来龙去脉,是不是也挺有意思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声音信号,它带着历史的重量,文化的印记。
当然,发音这东西,有时候真的挺“玄学”的。有些人天生语感就好,模仿能力强,听几遍就能抓个大概。有些人可能就需要多花点儿力气,一遍一遍地纠正。但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那个过程,是你不放弃,愿意去尝试,去改进的那个劲儿。就像学拉小提琴一样,一开始可能是刺耳的锯木头声,慢慢地,音准了,揉弦会了,乐曲才能流畅动听。英语的发音也是如此,需要耐心,需要练习。
所以,下次再听到 小提琴 的英语 violin,不妨多听几遍标准的发音,自己也多读几遍,感受那个音节的划分,那个重音的位置,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嘴型变化。别怕读错,读错了就再来。每一次尝试,都是在向着标准的发音更近一步。
最终,你会发现,那个曾经让你有点儿困惑的词——violin,会变得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像是你自己的语言一部分。它不再仅仅是小提琴的英语名字,它本身就带着音乐感,带着一点儿优雅,一点儿故事。那感觉,挺好的。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