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最开始接触到这词,可能是在讨论电影、电视剧、小说、游戏的时候。尤其在那些有大批粉丝、构筑了庞大世界的作品里,比如星战啊,漫威啊,或者某个热门网文系列。那时候,canon就意味着“官方设定”。是作者亲笔写的,是电影公司盖章的,是游戏开发者确认的。它告诉你,故事里哪些事是真的发生过的,哪些人物关系是板上钉钉的,哪些设定是绝对不能推翻的。粉丝们常常为了某个细节是不是canon而吵得不可开交。
你想想看,你看了一部电影,然后网上冒出来无数同人小说、同人漫画、各种粉丝脑补的设定。有些写得比原作还精彩,有些天马行空,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有原作里写的、官方发布的那些东西,才叫canon。它是一条线,划定了这个虚构世界的边界。有时候,官方一个新设定出来,把粉丝们多年来的脑补全推翻了,那时候的感觉,就像自己住的房子突然被告知不算你的,或者更糟,房子根本就不是长你想象的那样,那种失落、那种愤怒,或者说,那种“啊,原来是这样!”的醍醐灌顶,都跟这个canon紧密相连。它代表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是这个故事世界里的“真理”。
但canon的意思远不止于此。跳出虚构世界,在更广泛的文化和学术领域,canon指的是一个领域的“经典”或“正典”。比如,说起西方文学canon,你脑子里会立刻蹦出莎士比亚、但丁、歌德这些名字。这些作品,是经过历史淘洗,被认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思想深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几乎是每一个学这个领域的人必须阅读、必须了解的。它们构成了一个领域的“标准”和“基石”。
这种“经典”的意味,带着一种厚重感,一种时间沉淀下来的认可。它不是一拍脑袋定下来的,是无数代人阅读、讨论、研究后形成的一种共识。进入某个领域的canon,意味着你的作品被放进了那个神圣的殿堂,被贴上了“重要”的标签。但这也会带来争议,比如,谁来决定哪些作品能进入这个canon?是不是总是那些主流的、男性白人的作品?有没有遗漏那些非裔、女性、其他族裔的杰出声音?所以,关于canon的讨论,往往也伴随着对权力、对历史书写的反思。它既是荣耀的殿堂,也可能是一堵排斥异己的高墙。
再往大了说,canon甚至可以指一套原则、一套规范,是某个领域普遍遵守的“规矩”。比如,学术写作有学术写作的canon,新闻报道有新闻报道的canon。这些canon不一定是写在纸上的法律,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准则,一种大家默认的“该这么做”的方式。违反了这些canon,可能不会坐牢,但在圈子里,你可能会被认为不够专业,不够格。它们维持着一个领域的秩序和标准。
你看,从虚构故事的官方设定,到文学艺术的经典名录,再到某个领域的行事准则,canon这个词,核心都围绕着“被认可的”、“具有权威性的”、“构成标准的”这些概念。
有时候,这个词让人感觉有点沉重。canon太强大了,它代表着既定的事实,代表着不容挑战的权威。对于创作者来说,是遵从canon,还是挑战甚至打破canon?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遵从canon,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粉丝的认可;挑战canon,可能会开辟新的天地,但也可能遭遇巨大的阻力甚至被抛弃。
对于读者或粉丝来说,canon既是理解世界的钥匙,也是束缚想象力的枷锁。知道什么是canon,你可以和其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但如果过于死守canon,你的思维可能就会僵化,无法接受新的可能性,无法享受那些精彩的同人创作。
所以,理解canon是什么,不仅仅是查一个词的定义,更是理解在不同领域里,权威是如何形成的,经典是如何被定义的,规范是如何运作的。它关乎历史,关乎权力,关乎认可,也关乎我们如何与那些既定的秩序和标准互动。它既可以是稳固的基石,也可以是需要审视和挑战的围墙。一个词,承载了这么多东西,你说有意思没意思?
对我而言,canon这个词,总带着点图书馆里旧书的味道,有点论坛里粉丝争论的热气,还有点老前辈定下的规矩那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它是文化和群体意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集体记忆和共识的凝结。但别忘了,共识是可以变化的,经典是可以被重新解读的,官方设定也有可能吃书(推翻旧设定)。所以,canon虽然代表着一种稳定和权威,但它并非永恒不变的铁律。理解了这一点,也许我们在面对那些“被定性”的东西时,心里能多一份清明,少一份盲从。这,大概就是canon这个词,对我来说,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吧。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