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青岛城市学院是几本
青岛城市学院是几本
0人回答
42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8 12:11:19
188****3100
2025-05-08 12:11:19

想想我们当年填志愿那会儿,或者帮弟弟妹妹、亲戚家孩子参谋,最头疼的就是这个“几本”问题。家长问得急,孩子也焦虑。好像学校是个商品,一本就是名牌,二本是中档,三本嘛……嗯,很多人脸上就带点儿微妙的表情了。但现在情况变了,很多省份早就不分三批了,甚至连二批一批都合并,统称为普通本科批。这就好比原来有三个水桶,分别装不同等级的水,现在把其中一个甚至两个水桶撤了,剩下的水混在一起,你还怎么一眼分出高低贵贱来?

所以,笼统地问青岛城市学院几本,其实已经有点儿过时了。

但要硬掰扯,或者说,追溯它在那个旧体系里的“基因”,以及它现在在录取批次里的实际位置,才能真正说清楚。

首先,得明确一点:青岛城市学院它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注意,“民办”这个属性非常关键。在过去的三批体系下,绝大多数民办本科,以及部分独立学院(现在很多独立学院也转设成民办本科了),它们招生的录取批次,通常是在第三批本科。那是一个专门的批次,分数线相对公办的二本要低一些,学费嘛,自然是高出不少。

所以,从历史沿革和当时的批次划分来看,青岛城市学院,或者说它这类性质的学校,在那个语境下,是属于三本的范畴。

可现在问题来了,很多省份的录取批次改革,已经把三本批次取消了。比如山东(因为它在青岛嘛,就拿山东举例,尽管不同省份改革进度不一样),早就不分一本二本三本了,只有普通类一段二段。一段线往往就是以前的一本线,二段线则大致对应以前的二本线。那像青岛城市学院这样的民办本科,它们放在哪个段里招生呢?

这就看各省具体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划定了。一般来说,民办本科现在多数是在合并后的普通本科批中招生的。它们实际的录取分数线,会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和考生成绩自然形成。这个实际分数线,往往会低于公办本科的录取分数线,可能大致落在以前的二本线以下,但肯定是在本科线之上的。

拿山东来说,以前的二本线三本线都融进了普通类二段线青岛城市学院会在这个普通类二段一段(极少数专业或在特殊省份可能有更高批次,但主体通常在二段对应范围)里招生,具体得看当年的招生章程录取分数线。它的实际录取分数线,通常会在当年划定的普通类二段线之上,但很可能低于很多公办本科的录取分数线

你看,绕来绕去,你问它是几本,我得告诉你:

1. 在过去的体系里,它属于三本的性质和录取批次

2. 在现在的改革体系下,三本这个概念没了,它属于民办普通本科,在很多省份的普通本科批次(或二段等对应批次)里招生。

3. 它的实际录取分数线,通常会低于大部分公办本科,但高于专科线。

所以,如果你是想问“它以前算啥”,那答案偏向三本。如果你是想问“现在录取的时候它在哪个批次,大概要多少分数”,那答案是它在合并后的普通本科批里招,具体分数线得查当年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但一般来说,你拿着二本线附近或者稍低一些的分数(具体看年份和专业),去报它,是比较现实的定位。

为什么大家还这么纠结这个“几本”呢?哎,这反映了我们骨子里对教育资源分层的焦虑惯性思维一本意味着更好的生源、更多的国家投入、更高的社会认可度(至少表面上是)。二本次之。三本,或者现在的民办本科,在很多人心里,总觉得是不是“差一点”?学费那么高,是不是就为了拿个本科学历的“壳子”?

这种想法,我觉得吧,既有道理,又不完全对。说有道理,是因为确实,顶尖的大学,无论是师资、平台还是校友资源,那是无可比拟的。民办本科在这些方面,整体看,可能确实有差距。但说不完全对,是因为大学四年,甚至更长,关键看你自己。一个学生,哪怕考上了一本,天天逃课打游戏,毕业了一样找不到好工作。一个学生,就算读的是民办本科,如果他刻苦学习、积极实践、抓住机会,一样可以非常优秀。

我有个表弟,当年高考发挥失常,就去了青岛一个民办本科(不是青岛城市学院,但性质类似)。家里一度挺失落的,觉得怎么着也得是个公办二本吧?学费一年两万多,四年下来光学费就是个大数字。但他这孩子特争气,大学四年没怎么花家里钱,不是打工就是拿奖学金,专业课学得扎实,还辅修了第二专业。毕业那年,他考研去了个不错的公办学校,后来读完研,找的工作比当年考上公办二本甚至部分一本的同学都好。

你看,学校的“几本”标签,只是你高考那个节点的一个“入场券等级”。这个等级固然重要,它决定了你最初的平台和圈子。但它绝对不是决定你未来的唯一因素。进了学校,你学什么?怎么学?你参与了哪些活动?建立了怎样的人脉?这些都太重要了,重要到足以超越那个“几本”的标签。

回到青岛城市学院。它既然是民办本科,那你就不能用公办一本或者公办二本的标准去简单衡量它。你需要看它具体有什么优势专业?它的地理位置(青岛啊,美丽的海滨城市,对不少人来说是加分项)对你有没有吸引力?它的教学特色是什么?就业率如何?学费你家里能不能负担?这些,都是比盯着那个模糊的“几本”标签更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如果它有你特别喜欢的专业,而且这个专业在当地或者行业内还不错,那它的民办身份、它过去的“三本基因”,是不是就没那么重要了?如果你的分数,正好够不上心仪的公办二本,又不想复读,那青岛城市学院提供了一个获得本科学历的机会,提供了一个在青岛这个城市学习生活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当然,学费高是事实。选择民办本科,意味着家庭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必须认真考虑。这笔钱投下去,值不值?这就需要你非常理性地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你自己的学习动力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前景

所以,与其纠结青岛城市学院是几本,不如问问自己:

1. 我的分数大概能上哪些学校?

2. 我想去哪个城市

3. 我喜欢什么专业

4. 我家里能承受多高的学费

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再去对照青岛城市学院招生信息专业设置学费标准,看看它是不是符合你的需求。它的录取批次在绝大多数省份现在都归于普通本科批实际录取分数线会低于公办本科,这基本就是它的定位。至于硬要给它套个旧帽子,说它是三本,在今天的语境下,其实意义不大了,甚至可能产生误导。

高考填报志愿,是一件关乎未来的大事,也是一个信息战心理战的过程。别被那些过时的、标签化的概念束缚住。多查查学校的官网,看看它的专业详情,了解一下师资,甚至去一些论坛贴吧看看在校生是怎么说的(当然也要甄别信息)。

说到底,青岛城市学院,它就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它提供的,是一个获得本科学历的机会,一个在青岛学习的机会,一个特定的专业教育。它不是以前大家理解的一本二本,也不是以前的三本那样泾渭分明的一个类别代号了。它现在,更像是一个具体摆在你面前的选项,需要你用更全面、更实际的眼光去衡量。你的分数够不够得上,你喜不喜欢它的专业城市,你能否负担得起学费,这才是你应该关注的重点。那个几本的问号,是时候让它慢慢淡出视野了。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