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你想啊,咱们平时中文怎么问天气的?“哎,今天外面咋样?”或者“看这天儿,要下雨不?”再或者“热死了,多少度啊今儿?”对吧?语气、情境千变万化。英语也一样啊!你老逮着一句“What's the weather like?”死磕,就像吃饭只知道白米饭,粥粉面饭大盘鸡麻辣烫,它不香吗?
最基础的,当然是那句“What's the weather like?”,或者它的变体“How's the weather?”。这两个就像英语里问好的“How are you?”一样,普适,安全,但说实话,有点儿太平了,没啥感情色彩,听着挺像刚学英语的小朋友。当然,你刚开始用,没问题,总比支支吾吾强。可在真实对话里,人们更喜欢具体点儿,或者带点儿个人感受的问法。
比如说,你一拉开窗帘,哇塞,阳光明媚得晃眼!你想跟家人或者朋友感叹一下,顺便确认对方是不是也这么觉得。你可能会说:“Lovely day, isn't it?” 或者 “Beautiful morning!” 然后带着点疑问的语气,虽然形式上不是个问句,但意思就是:“多好的天儿啊!你说是吧?” 这种陈述+反问的方式,或者感叹句,是地道的很呐!尤其在英国,“Lovely weather!” 或者“Nice day!” 加个“isn't it?” 简直是国民级的开场白。你走路上,跟擦肩而过的人,跟商店收银员,甚至跟公交车司机,都可以来这么一句。它不仅仅是问天气,它更像是一种社交润滑剂,拉近距离,制造轻松气氛。
反过来,要是阴沉沉的,感觉随时要下雨,你心里犯嘀咕,待会儿出门要不要带伞呢?这时候你问天气,可就带目的性了。你可能不会问“今天天气怎么样?”,而会直接切入重点:“Is it going to rain?” 这是最直白的问法。或者,想问问有没有下雨的“可能”,可以用“Any chance of rain today?” 这个“Any chance of...?” 的句型超实用,问什么可能性都行,用在这儿问下雨的可能性,地道!听着比“Is it possible it will rain?”要舒服多了。再稍微委婉一点儿,征求对方的意见,“Do you think it's going to rain?”,感觉像在跟人商量,而不是单纯问询一个事实。
要是风特别大呢?吹得人站不稳那种。你可以问“Is it windy out?” 或者感叹一句再问“Wow, it's really windy! Is it always like this?” 问问是不是一直都这样,把话题从天气本身延伸开去。
问温度也是常有的。最标准的是“What's the temperature?” 但口语里,人们更常问“How warm is it?” 或者“How cold is it?”。你看,直接问“多暖和?”或“多冷?”而不是笼统地问“温度是多少?”更直观,更贴近感受。尤其在加拿大、美国这些地方,温差大,大家对具体多少度可能没那么敏感,但“感觉冷不冷”、“感觉热不热”是天天都要面对的。所以,你穿少了出门,冻得直哆嗦,朋友问你感觉怎么样,你可能就一句“It's freezing!” 这也是一种“问”的方式,通过表达自己的极端感受,引发对方的回应和确认。
有时候,你想问的是某个特定时间的天气。比如,明天呢?“What about tomorrow?” 简单吧?或者“What's the weather forecast for tomorrow?” 提到forecast (预报) 这个词,就显得更正式、更专业一点点。如果你想知道今天晚些时候的天气,准备下班后的活动,可以问“What's it going to be like later?” 注意这个“What's it going to be like...?” 的句型,问未来的情况超好用,无论是天气、活动还是别的什么。
再想深一层,问天气很多时候是为了决定做什么或者穿什么。比如你犹豫要不要出去跑步,可以问“Is the weather good enough for a run?” 或者“Do I need a jacket today?” “What should I wear?” 然后补充一句“Given the weather...” (考虑到天气)。这些都是结合具体生活场景的问法,比干巴巴的问句有生命力多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爱尔兰,那地方天气变化无常得出了名。前一秒还阳光灿烂,后一秒就瓢泼大雨。我刚到,啥都不懂,看着天有点阴就问当地朋友“Is it going to rain?” 他看了看天,笑了笑说“Could be. Could not be. Just wait five minutes.” (可能下,可能不下,等等看五分钟就知道了。)当时觉得这回答真绝!后来我学乖了,再问那边的朋友天气,我可能会换个问法,比如“Think it'll hold up?” (觉得这天能撑住吗?——指不下雨)或者“Any signs of rain?” (有下雨的迹象吗?)。这些就更口语化,更带着点儿当地的幽默感和无奈感。
你看,同样是问天气,用词、句型、语气变一下,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学英语啊,光背单词背句子是远远不够的,得学它的味道,它的语境。什么时候用哪句话,不仅取决于你想知道什么信息,更取决于你跟谁说,在什么地方说,想营造什么样的气氛。
别怕用错!没人是天生就会的。我刚开始学的时候,也闹过笑话。有时候想表达“有点冷”,结果说成了“very cold”,把老外吓一跳,以为外面结冰了。多听、多说、多观察,看电影、看美剧英剧,留心人家是怎么聊天的,尤其是那些生活化的场景。他们的语言是活的,有停顿,有重复,有省略,有口头禅。那些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模仿的。
所以,下次你想问天气,脑子里别只蹦出“What's the weather like?”了。看看窗外,感受一下温度、湿度、风力,想想你问这个问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破冰?是为了穿衣?是为了安排行程?不同的目的,就有不同的问法。大胆去尝试那些更具体、更有画面感、更带个人色彩的句子吧!
比如,在海边,风吹得人舒服,你可以对身边的人说:“Lovely breeze, isn't it? Perfect weather for a walk.” (多舒服的风啊!这天气太适合散步了。) 这句话里就包含了对风的感受,对天气的整体评价,以及对接下来活动的建议,内容丰富多了。
如果看到有人穿短袖在寒风里哆嗦,你可以半开玩笑地问他:“Aren't you cold?” (你不冷吗?),这虽然是问他个人的感受,但也隐含了你对天气的判断——这天挺冷的。
语言这东西,就是这么灵活,这么充满可能性。别把自己框在书本的条条框框里。跳出来,去生活里找灵感。听听周围的人怎么说,感受一下他们说话的语气和状态。然后,模仿他们,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对,就从问天气这个小小的切入点开始,去感受英语鲜活的那一面吧。它不只是一堆语法规则和单词的组合,它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而且这个工具,远比你想象的要有趣、要灵活得多。下回儿想问天气,别急着去搜“问天气英语句型”,先感觉一下你想问的是个什么样的“天”,想用什么样的“心”去问,答案自然就来了。然后,再去找对应的英文表达,或者,自己试着组一句。错了也没关系,这都是学习的过程嘛。敢说,敢用,比什么都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