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说起武昌理工学院的专升本这条路,脑子里条件反射般闪过三个字:拼了命。真不是夸张,那是段怎样的日子啊!现在坐在这儿,敲下这些字,指尖还好像能感受到当年握着笔,指关节发白的那股劲儿。
你想啊,读个专科,总觉得缺点什么,心底里有块地方是悬着的。尤其看见那些本科毕业的,眼神都不一样。不是说专科就低人一等,但这社会,很多时候它就是看文凭,赤裸裸的现实。所以,当专升本这条路摆在眼前,哪怕知道难,也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非得试试不可,哪怕撞得头破血流。
为什么选了武昌理工学院?说实话,当年考分出来,分数线摆在那里,能去的地方就那么几个。武昌理工,在我们那批人眼里,算是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吧。不在最繁华的地方,但至少是个正儿八经的本科院校,校园看着也挺干净整洁的。而且,它有些专业还行,起码我考的那个,觉得学出来不至于完全没用。不像有些学校,听都没听过,心里没底。选它,有那么点务实考量的意思,也有点“总算有个本科上了”的安慰。
备考的过程,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那时候,工作辞了(也有边工作边考的,更狠),整天就窝在出租屋或者培训机构的自习室里。窗外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冬天呼啸的风声,屋里只有翻书的声音,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高数、英语、政治,还有专业课,哪一门都不是省油的灯。高数的积分微分求导,看到眼花;英语阅读理解,读了半天不知所云;政治那些枯燥的概念,背了前一句忘了后一句。
最怕的是模考,每次成绩出来,心都提到嗓子眼。有时候考得好点,高兴得想蹦起来,觉得有戏!有时候考得一塌糊涂,真想把书撕了,问自己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干嘛非要受这个罪?那种绝望感,会像潮水一样把你淹没。但第二天,闹钟一响,咬咬牙,又爬起来,继续看书。没办法,路自己选的,跪着也得走完。那些日子,咖啡当水喝,黑眼圈比熊猫还重,整个人瘦了一圈。朋友聚会不敢去,娱乐活动全停,感觉自己和社会脱节了。全世界好像只剩下书本和那遥遥无期的考试日。
考试那天,人山人海。空气里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进考场前,看看身边的同学,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疲惫和不安。发试卷的时候,手都是抖的。做题的时候,时间好像按了快进键,脑子飞速运转,生怕哪个知识点卡壳。考完最后一门,走出考场,浑身像散了架一样。但心底,竟然涌起一股奇妙的轻松,一种“我终于熬过来了”的解脱。
等待成绩的日子,度日如年。每天刷官网刷好几次。直到有一天,成绩出来了,再到后来的录取通知书,看到上面写着武昌理工学院,写着“专升本”新生,那一刻,眼泪真的就下来了。不是伤心,是巨大的释然和高兴。觉得之前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自我怀疑,在那一刻都找到了意义。
进入武昌理工,感觉确实不一样了。校园更大,氛围更浓。作为专升本的学生,我们和普招本科生还是有点区别的。年龄上可能稍微大一点,经历可能复杂一点。有时候会觉得有点融入困难,毕竟他们都是从高中一路考上来的,有自己固有的圈子和习惯。但很快也就适应了。大家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来的,目标一致,也就没什么好别扭的。
在武昌理工的日子,其实挺充实的。老师讲课节奏快,知识点密集,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图书馆是常去的地方,毕竟之前落下的课得补,而且既然来了本科,总想多学点东西。也参加了一些社团活动,认识了新的朋友,感觉生活重新鲜活起来。最重要的,是心态变了。拿到那个本科文凭,心里踏实多了,找工作的时候,底气也足了很多。简历上那一栏,终于不是“专科”二字,那种改变带来的力量感,是没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的。
现在回过头看,武昌理工学院专升本这段经历,绝对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仅是拿了个文凭那么简单,更是一次蜕变。它让我知道,只要你想改变,愿意为之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那段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日子,雕刻了我,让我变得更坚韧,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于那些还在犹豫、还在挣扎在专升本路上的学弟学妹,我只想说,如果你真的渴望改变,渴望那个不一样的未来,那就去拼吧!过程肯定艰难,但当你最终达成目标,回头望去,你会感谢那个没有放弃的自己。这条路,苦是真的,但值,也是真的。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