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48个英语音标发音表
48个英语音标发音表
0人回答
10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4 12:18:24
188****3100
2025-05-04 12:18:24

那时候啊,学单词就是死记硬背,发音全靠蒙,或者跟着磁带——要命的是,磁带里的人语速快得跟飞似的,根本来不及捕捉每个音是怎么发的。结果呢?发出来的英语,那叫一个“惨不忍睹”。自己说得累,听的人更累。有时候明明一个很简单的词,我一说出来,对方就一脸茫然,“Pardon?”,问得我心都凉了半截。别提多沮丧了。跟老外交流?更像一场“你猜我画”的游戏,只不过我画的是声音,而我的画笔,嗯,很钝。

后来,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对了,还是被“土味英语”给刺激狠了,我下定决心,得从根儿上解决问题。于是,我重新把目光锁定在了这48个英语音标上。一开始,还是有点抗拒,觉得枯燥,乏味。但当我真正沉下心来,一个一个去“抠”它的发音要领,慢慢地,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种感觉,太神奇了!

你知道吗?这48个音标,其实是英语发音的“地基”。有了它,你看到一个新单词,即便不认识,只要有音标标注,你就能八九不九十地把它读出来。反过来也一样,听到一个发音,脑子里能迅速反应出对应的音标组合。这不比瞎猜强多了?

这48个音标,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元音辅音

先说元音吧,这可是英语发音的“骨架”,声音得靠它们撑起来。元音又分单元音双元音单元音听着简单,但里头学问大着呢,尤其那些长短元音[ɪ] vs [iː][æ] vs [e][ʌ] vs [ɑː][ʊ] vs [uː][ɒ] vs [ɔː]。别看符号只差一点点,发音部位、嘴型、持续时间可完全不一样!比如[ɪ] (如 sit),舌头放松,位置靠后一点;[iː] (如 seat),舌头靠前,嘴角要咧开,像微笑,而且声音要拉长。当初我分不清这对儿,闹过不少笑话,把“sit”说成“seat”,意思完全跑偏。还有[æ] (如 cat) 和 [e] (如 pen),[æ]得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感觉整个面部肌肉都得参与进来,声音听着有点扁平;而[e]就轻松多了。练[ɑː] (如 car) 的时候,感觉舌头是平放在口腔底部的,像看牙医让你张大嘴说“啊”;而[ʌ] (如 cup) 则要短促有力得多。这些细微的区别,真的得对着镜子,一点点模仿,感受嘴巴和舌头的运动。

然后是双元音,这就像两个单元音滑在一起发出来,声音有个滑动过程。比如[eɪ] (如 day),从[e]滑向[ɪ][aɪ] (如 my),从[ɑː]滑向[ɪ][ɔɪ] (如 boy),从[ɔː]滑向[ɪ][əʊ] (如 go),从[ə]滑向[ʊ][aʊ] (如 now),从[ɑː]滑向[ʊ];还有[ɪə] (如 near),[eə] (如 hair),[ʊə] (如 pure)。发双元音,那个“滑”的过程是关键,不能发成两个独立的音。练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单元音分开慢速读,然后逐渐加快,直到听起来像一个流畅的整体。这个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真的,磨耳朵磨嘴皮子,缺一不可。

再来说辅音,这可是英语发音的“血肉”,让声音有了“形”。辅音种类更多,发音方式也五花八门:有的送气,有的不送气;有的声带振动(浊辅音),有的声带不振动(清辅音);有的用嘴唇发音,有的用舌尖,有的用舌根。

那些成对出现的清辅音浊辅音,比如[p] vs [b][t] vs [d][k] vs [g][f] vs [v][s] vs [z][ʃ] vs [ʒ][θ] vs [ð][tʃ] vs [dʒ]。它们的嘴型和发音部位几乎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声带是否振动。清辅音发音时,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不到振动;浊辅音发音时,喉咙会明显感觉到振动。像[p][b],都是双唇紧闭,气流冲出,但发[p] (如 pen) 时不振动,发[b] (如 book) 时振动。[θ] (如 think) 和[ð] (如 this) 这对儿,多少人的噩梦啊!舌尖要轻轻碰到上齿,气流从舌齿缝隙间流出。[θ]不振动,[ð]要振动。练[θ]的时候,对着手心发,应该能感觉到一股气流冲出来;练[ð]的时候,同时发出声音,感觉舌尖有点麻麻的振动。别怕一开始发得别扭,甚至像“大舌头”,坚持练,总会找到窍门。

还有一些听起来很相似,但实际发音差别很大的辅音,比如[l][r][l] (如 light)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头两侧流出;[r] (如 right) 发音时,舌尖卷起,不碰到任何地方,声带振动,发出摩擦音。中文里没有完全对应的音,所以这对[l][r]对我们来说是个大坎儿。练[r]的时候,可以想象嘴里含着颗糖,舌尖往后卷,但不碰到上颚,发出那个“呜”一样的声音,然后逐渐清晰化。

那些鼻音[m][n][ŋ]也很有意思。[m]双唇闭合,[n]舌尖抵上齿龈,[ŋ]舌根抵软颚,气流都从鼻子出来。比如 sing 后面的那个[ŋ],发音时舌根抬高抵住软颚,感受气流从鼻子呼出。

总之,这48个音标,每一个都有它独特的“脾气”。要掌握它们,没有捷径,就是得一个个去,去模仿,去体会。找一本带音标标注的字典,或者跟着发音软件、视频教程,一句一句地跟读,一个音一个音地纠正。一开始可能会很慢,会很挫败,但请相信我,当你真正能把这些音标发得相对准确时,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英语世界。

你的听力会提高很多,因为你能识别出单词里更细微的声音差异了。你的口语会变得清晰很多,不再是含混不清的一团,别人更容易理解你了。那种因为发音不准而产生的紧张和羞怯,也会随之烟消云散。你会敢于开口说,敢于交流。这不仅仅是学会了48个符号怎么读,更是打开了一扇门,通往更自信、更有效的英语沟通。

所以,别把这48个音标当作负担,把它们看作是你的发音“地图”和“工具箱”吧。掌握了它们,你就掌握了英语发音的密码。这是一件值得投入时间值得下苦功的事情。虽然过程可能有点枯燥,有点绕嘴,但当你听到自己的发音越来越接近标准,越来越流利清晰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那些曾经让你困惑的单词,那些让你不敢开口的场合,都会因为你掌握了这48个音标而变得不再可怕。这是一场基础战,打赢了,后面的路会顺畅很多。死磕它们,没错的!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