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记得刚开始动这个念头的时候,身边不少人都觉得我疯了。都多大岁数了,还在折腾这个?那时候,在厂子里干活,一眼望得到头。晋升?想都别想。领导说的很清楚,学历不够,没戏。那种感觉特别堵心,明明自己干活不比谁差,甚至更拼,就因为当年没好好读书,或者说,因为生活所迫没能读下去,现在就得低人一等。不甘心啊!心里的那股劲儿就上来了,想着,怎么着也得搏一把。
于是,成人高考这四个字,就像是黑暗里冒出来的一点光。报名那天,跑了好几个地方,手续挺繁琐的。填表的时候,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格子,突然觉得有点恍惚,我真的能行吗?那些书本知识,离开我多少年了?脑子里嗡嗡的,全是问号。但交了钱,领了书,那感觉又不一样了。就像是买了一张通往未知世界的船票,忐忑,但也带着一丝久违的兴奋。
学习的过程,用“煎熬”来形容,一点不夸张。白天累死累活地上工作,回到家,吃两口饭,就得一头扎进书堆里。那些政治啊、语文啊、数学啊,跟我日常打交道的螺丝钉、车间噪音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有时候困得眼皮都睁不开,就跑到洗手间,用凉水洗把脸。对着镜子里的自己,那张疲惫的脸,问自己,值吗?好几次都差点把书给扔了。尤其是遇到难题,翻来覆去看不懂,那种挫败感能把人压垮。想找人问吧,身边都是一样的工人,谁懂这些?年轻的那些,他们有他们的娱乐,谁跟你耗这个?就感觉特别孤独,一个人在角落里默默地啃书。
但咬咬牙,还是撑下来了。可能是心底那点不服输的劲儿吧。也可能是想起当年家里供我上学不容易,自己却没能珍惜,现在想给自己一个交代。慢慢地,找到了一点学习的节奏。晚上少看点手机,周末推掉一些应酬。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在看书。别人聊天的时候,我在背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硬挤总还是有的。一点一点地,那些陌生的知识变得熟悉起来。做对一道题,那种成就感,比发工资还让人高兴。
考试那天,手心直冒汗。坐在考场里,看着周围那些年轻的、或者跟我年纪差不多的面孔,大家都是为了改变点什么而来的吧。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深吸一口气,开始答题。有些题目挺顺手的,有些还是有点卡壳。考完出来,整个人都虚脱了。回家倒头就睡,这几个月的弦,终于可以松一松了。
等成绩,那日子才叫难熬。每天刷网页,心提到嗓子眼。出来那天,手抖得差点没拿稳手机。看到自己的名字后面跟着“通过”两个字,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躲在没人的角落里,狠狠哭了一场。不是因为委屈,是因为——成了!那么难的事,我真的做到了!
后来,就是办毕业手续,领毕业证书。拿到它的那一刻,阳光正好照在红色的封皮上,烫金的字样闪闪发亮。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就这几个字,像是拥有了某种魔力。回家小心翼翼地把它收好,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摸摸。感觉它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一份坚持的证明,一份对自己的承诺,一份迟来的荣耀。
有了这张证书,去找新工作的时候,明显感觉不一样了。以前简历扔出去,很多连回音都没有。现在至少能获得面试机会。虽然不是一步登天,但有了这个敲门砖,选择权多了那么一点点。在原单位,虽然岗位暂时没变,但领导的态度都有点微妙的变化,似乎觉得你这个人,有点“东西”了。
更重要的是,这张证书带来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可能发展。它给我自己带来的改变才是最深刻的。以前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一截,现在抬头挺胸,说话都硬气了不少。它证明了,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证明了,学历固然重要,但为之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同样值得被肯定。这张证书,是盖在我人生奋斗史上的一个重要印章。每一次看到它,都会想起那段日子,那些困难,那些咬牙坚持的瞬间。它不是终点,更像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告诉我,路还长,继续往前走。它不仅仅是能力的证明,更是勇气的徽章。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