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直接了当地说吧,想随便进去吃饭?门儿都没有!这话听着硬,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清华大学,它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它的食堂,是给自己的师生员工提供基本餐饮保障的。你想想,那么大的一个校园,那么多的学生老师,他们的食堂饭菜,是有国家补贴的,价格那是相当感人,比外面同等品质的饭菜便宜不止一点半点。这本质上是学校给“自己人”的福利,也是为了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让他们能更专注于学习和工作。
如果清华食堂对外人完全开放,那画面你敢想吗?别说周末、节假日,就是平时,人流量都能瞬间爆炸。全国各地来北京玩儿的、出差的,甚至仅仅是图个新鲜的,都会蜂拥而至。到时候,别说学生没地方吃饭,整个食堂秩序估计都会乱套。排队排到天荒地老那是肯定的,餐桌一位难求,环境嘈杂不堪,完全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所以,为了维护校园秩序和保障师生员工的权益,清华大学的食堂,它的大门原则上不对外人敞开,尤其是想进去像学生一样刷卡吃饭,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那是不是就一点辙都没有了?也不是绝对的。凡事都有例外或者说变通的法子。最靠谱、最常规的一条路,就是你得在清华里面有认识的人。这年头,靠的就是人脉嘛。你得有个在清华读书的同学、朋友,或者在那儿工作的老师、职工,甚至远房亲戚也行,只要他有清华的校园卡。然后,请这位朋友,带着你一块儿进校园(现在进校园也管得严,可能需要预约、刷身份证或者刷你的朋友的访客码),再带着你去食堂,用他的卡帮你刷饭卡消费。
这个“带着你”的过程,听起来简单,其实里面也有不少道道儿。首先,你朋友得愿意,毕竟帮你刷卡吃饭,虽然钱是你的钱(你可以给现金或者转账给他),但用的是他的卡,万一有个啥事儿,也给他添麻烦。再者,有些食堂入口或者刷卡的地方,工作人员可能会扫一眼,看看你是不是清华的人。如果跟着朋友,动作自然点,一般也没啥问题。但如果你一个人,拿着张借来的卡,鬼鬼祟祟地去刷卡,那被盘问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现在的校园卡基本都是实名制的,查起来也方便,冒用别人的卡,风险自担啊。我有个朋友,就见过有人借卡去食堂吃饭,结果被刷卡的大爷发现,卡被没收了,场面那叫一个尴尬。所以,借卡这招,除非关系铁到不行,而且愿意承担风险,否则真不推荐。认识的人带着,用他们的卡刷,这才是最安全、最可行的途径。
话说回来,清华的食堂到底有啥魔力,让这么多人心心念念想进去吃一顿?我去过几次(都是蹭朋友的光),怎么说呢,环境嘛,就是大食堂的样子,人多,嘈杂,饭点儿那叫一个人声鼎沸,端着盘子找座儿跟打仗似的。但是,菜品确实丰富!窗口特别多,天南地北的口味都有,从家常菜到特色小吃,从面食到米饭,从清真到西点,选择困难症都能治好。而且,价格,真的!太!便!宜!了!十几块钱吃得特别好,荤素搭配,量也足。尤其是在北京这个地方,随便在外面吃顿像样的快餐都得二三十块,清华食堂的价格简直是物价洼地。这种性价比,加上清华这块金字招牌,自然就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美食打卡点”。
那种体验感也很特别。坐在清华的食堂里,身边都是年轻的学生,听着他们讨论学习、社团、未来,感觉自己仿佛也回到了学生时代,沾染了一点点顶尖学府的气息。这种感觉,是你在外面任何一家餐馆都找不到的。可能大家想进去吃饭,吃的不仅仅是饭菜,更是这种独特的校园氛围和一种对知识殿堂的向往吧。
当然,清华校园里也不全是那种严格管理的食堂。有些地方,比如一些校园内的咖啡馆、书店里的轻食区,或者一些社会餐饮入驻的点位,这些地方对外人是比较开放的,可以用现金、支付宝、微信支付。但这些地方的消费水平就跟外面差不多了,而且严格意义上不算“食堂”,它缺乏了那种大锅饭、大嗓门、人挤人的原汁原味的食堂特色。所以,大部分人想进去体验的,还是那种学生气满满、性价比爆棚的大食堂。
总结一下吧,清华大学食堂外人能进去吃饭吗? 直接、随便、用自己的身份刷卡?基本不可能。最靠谱的方式,是认识在清华的师生员工,让他们带着你进去,并且用他们的卡刷卡消费。这是一种变通,也是一种体验。如果没这层关系,那就别太强求了。毕竟学校有学校的规定和考量,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权益。偶尔开放日也许能混进去转转,但吃饭这事儿,还是得看机缘。
说到底,一顿饭而已。虽然带着清华的光环,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它首先是一个食堂,是解决温饱的地方。别把它想象得过于神秘或者美味得惊为天人。它有它的好,比如便宜、种类多,也有它的不方便,比如人多、环境嘈杂。抱着平常心去看待,也许就不会那么执着了。如果你真的有机会,被朋友带着,进去感受一下,那是极好的。如果没有,也不必遗憾。北京好吃的多了去了,何必单恋清华食堂这一枝花呢?不过嘛,那锅包肉的味道……嗯,有机会你真该试试。哈哈。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