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一年级大学季所有名单
一年级大学季所有名单
0人回答
33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3 12:11:00
188****3100
2025-05-03 12:11:00

先说那几个旁听生吧,自带流量和故事来的。宋妍霏(CC),哎呀,这姑娘跳舞真炸!当年就觉得她身上有股劲儿,不是那种温室里的花朵,是见过点世面、吃过点苦的。佟梦实,人送外号“石头”,这孩子性格拧巴得要命,跟黄志忠老师的对手戏,火药味十足,但又透着一股子轴劲儿,你说气人吧,有时候又觉得他真性情。万国鹏,这个我特别有感触,横店群演过来追梦的,身上那种朴实和对机会的渴望,太真实了。他的故事线,简直就是普通人在大城市摸爬滚打的一个缩影,让人心疼又佩服。还有张予曦,漂亮是真漂亮,自带话题,但总感觉她有点绷着,放不太开。可能压力太大?毕竟以前不是学这个的。吕绍聪,就是“可乐”,活宝一个!有他在的地方就有笑声,缓解了不少紧张气氛。但也因为太爱玩儿,没少挨批。

这几个旁听生,就像空降部队,一上来就打破了原本正式生班级的平衡。这本身就是节目设置最抓马(drama)的地方。你让一群科班出身、一路拼杀考进来的学生,跟几个“关系户”或者说自带粉丝基础的非科班生一起上课、竞争、接受淘汰,你说这内部能不暗流涌动?那几个正式生呢,虽然镜头分量没旁听生那么多,但也是个性鲜明。邢菲,小小的个子,特别爱哭,眼泪说来就来,但演起戏来那股认真劲儿你不能忽视。她身上那种韧性,后来反而让她走了挺远。赵顺然,长得干干净净的,是班长,也背负了不少压力。他后来那个突然离开,当时看节目的时候觉得挺意外的,好像错过了什么故事线。还有邵明明,emmm,怎么说呢,争议人物呗。他身上那种黏黏糊糊、有点“作”的劲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主要是“恨”吧,哈哈,开玩笑)。但在那样一个高压环境里,每个人都有自己释放压力的方式,也许那就是他的一种保护色?谁知道呢。

除了这些出镜多的,班里肯定还有别的正式生,节目没怎么剪进去他们的日常,可能就是默默上课、默默努力的那种。他们的名字,如果你不是当年对着片尾字幕研究,估计都记不住了。但他们也是这个一年级大家庭的一部分,默默地承受着同样的教学压力,看着身边的同学因为镜头而光环加身,或者被淘汰出局。那种感觉,也挺复杂的吧。

当然,这个“名单”里怎么能少了老师和助教呢?黄志忠老师,那真是严父一样的存在,他的教导方式,直接,犀利,不留情面。当年看他训学生,觉得好严格,但现在想想,演员这个行当,没有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怎么可能打磨出来?袁姗姗,从被群嘲到洗白,这个节目是她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作为助教,她更像是大姐姐,跟学生们站得近,一起经历那些表演课、声乐课、台词课的崩溃瞬间。她自己也在摸索怎么做一个“老师”,怎么跟这群荷尔蒙爆棚又敏感脆弱的孩子相处。还有刘芸老师、吕一老师,虽然出镜不多,但也是构成了整个教学环境的一部分。

回头再看这个“名单”,以及名单背后那些鸡飞狗跳、哭哭笑笑的日子。你会发现,真人秀这个东西啊,把大学校园里最纯粹的一部分——学习和成长,跟最不纯粹的一部分——镜头和流量,硬生生地搅在了一起。它放大了人性的闪光点,也暴露了更多的弱点和不甘。那些一年级的孩子,有的是真想学表演,有的是想借此入行,有的是被推到了台前…… 他们的目的、他们的背景、他们的性格,五花八门。在上戏那片小小的天地里,他们碰撞、摩擦、甚至撕裂。

节目结束之后,这个“名单”上的人命运也各不相同。有的签了大公司,演戏资源不断,像宋妍霏邢菲佟梦实,至少还在圈子里扑腾,偶尔也能看到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各种剧集或者活动里。有的好像就淡出了视野,你得使劲儿想,他们后来去哪儿了?还在坚持表演吗?还是转行了?万国鹏后来好像也演了几部戏,但水花都不大。可乐呢?我印象里好像没怎么看到他了。

所以,这个一年级大学季名单,不仅仅是一串名字。它是一份青春的备忘录,是一段大学时光的切片,是一场关于梦想、关于现实、关于成长的真人秀实验。它让我看到了艺术院校一年级新生的挣扎和懵懂,也看到了娱乐圈光鲜背后残酷的竞争和不确定性。名单上的每个人,无论后来怎么样,都曾经在那一个特别的大学学季里,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那些画面,那些声音,那些眼泪和汗水,时不时地,还会从记忆深处冒出来,让你感慨一句:噢,当年还有这么一档节目,还有这么一群孩子,在那儿折腾过呢。这份名单,承载的东西,远比字面意义上的名字要沉重和鲜活得多。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