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复旦大学最牛的专业
复旦大学最牛的专业
0人回答
36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3 12:10:26
188****3100
2025-05-03 12:10:26

说真的,要光看眼前那点儿热闹劲儿,这几年喊得最响的,无非是那些沾着金融、沾着计算机、沾着大数据的。复旦的经济学管理学,那真是年年分数线冲天,毕业生去了券商投行,去了咨询公司,看着是光鲜,收入也实打实的摆在那儿。还有计算机科学,虽然跟隔壁那几所专门搞工科的“硬核”比起来,大家可能觉得复旦的更偏理论、偏“软”一点儿,但架不住这行业火啊,何况复旦的底子在那儿摆着,出来的学生一样是市场上的香饽饽。你要是追求这个“牛”,那可能就是它们了,明明白白写在每年就业报告上的“牛”。

可我总觉得,复旦那地方,它的“牛”劲儿,不是完全长在这些新长出来的枝丫上的。它的根,深得很,深到那些看起来有点儿“老派”、甚至有点儿“清冷”的角落里。我说句可能很多人不爱听的话,复旦真正的、那种骨子里的最牛,我觉得还是在它的文史哲

别笑!我知道现在这个时代,谁还正儿八经去啃那些古籍,去皓首穷经研究历史细节,去琢磨那些玄乎其玄的哲学问题?周围人一听你是学中文、学历史、学哲学的,第一反应多半是“哦,那以后出来干啥?”。好像这些专业就是用来陶冶情操的,跟养家糊口没多大关系。但你有没有想过,什么叫“大学”?尤其是像复旦这样有百年积淀的大学?它首先得是个探求真理、滋养灵魂的地方,而不仅仅是职业培训所。

复旦的中文系,那是有故事的。从苏曼殊到陈望道,再到后来的无数大家,随便拉出来一个名字都是沉甸甸的。它教的不仅仅是咬文嚼字,更是一种理解世界、感受人情的能力,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读复旦中文出来的,很多后来没去当作家或学者,但他们写的东西、他们说话的方式、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就是不一样,带着一股子书卷气,一股子贯通古今的劲儿。这不叫“牛”叫什么?

再看历史系。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复旦的历史学人,他们追求的是剥开层层迷雾,去接近那个可能永远无法完全还原的真相。这种对事实的执着,对逻辑的严谨,放到任何领域都是稀缺品质。学历史不是为了记住多少个年代、多少个人名,而是培养一种史观,一种穿透现象看本质的眼光。在信息爆炸、人人都可以解读历史的今天,这种辨别和分析能力,简直是太“牛”了!

还有哲学系。这可是公认的“劝退”专业之一,难学,出来用处好像也不直接。但哲学是干嘛的?它是思考人类最根本问题的学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些问题听着大而无当,却是所有知识体系的基石。一个能从哲学高度思考问题的人,他看世界的角度会完全不同。复旦哲学系的讨论,那种思维的碰撞,那种对概念的较真,培养出来的不是具体的技能,而是最顶层的思维框架。这,难道不是一种更高级的“牛”?

当然,不是说复旦别的专业就不牛。基础科学里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那是硬碰硬的实力,出院士、出成果,支撑着国家的科研命脉,它们的“牛”是那种基石般的、不可撼动的牛。新闻传播学,在媒体环境风云变幻的当下,复旦的这个系培养出了多少能扛旗的人,他们是时代的记录者和塑造者,这个影响力,也是实实在在的“牛”。甚至连很多看似普通的专业,比如环境科学社会学,都有着复旦独特的视角和深度。

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字,我还是觉得那个“最”得带着点儿灵魂的重量,带着点儿历史的厚重,带着点儿那种不随波逐流的傲骨。在今天这个稍微慢一点儿就可能被落下、稍微不那么功利就可能被质疑的时代,复旦的文史哲依然能够吸引到一批最纯粹、最能沉下心来、最愿意与人类智慧的巅峰对话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学的不是谋生的技巧,而是理解“人”本身,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更深层逻辑。这是一种穿透周期的能力,一种滋养终身的气质。

所以,我心里的那个“复旦最牛的专业”,不是就业率最高的,不是分数线最高的,不是当下最时髦的。它是那些能让你走出校门几十年后,依然能感受到它在你身上留下烙印的专业;是那些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去感受、如何成为一个更丰满、更深刻的人的专业。在我看来,那份底蕴、那份精神、那份对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责任感,才是复旦最独特、也最牛的地方,而这些,很大程度上,就藏在那些看似“无用”的文史哲专业里。它们培养的是能看懂潮水方向的人,而不是只会随波逐流的泡沫。这份“牛”,是静水流深,是真正的强大。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