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两只狗!不是三只,不是一群,就是活生生、毛茸茸、可能还带着点泥巴味儿的两只。它们可能在对峙,可能在玩闹,可能只是安安静静地待着。而那个“它”,可能是一只被咬得不成形儿的破球,可能是一根捡来的树枝,也可能就是一滩小小的水迹。总之,它就那么巧,或者那么有意地,落在了或者待在了那两只狗狗的身位中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焦点。
你心里想着:“那个球(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它在那两只狗的中间呢!” 然后赶紧切换到英语频道。怎么说?“It is...” 这是肯定的,主语“它”和系动词“是”。关键在后面那个表示位置关系的词儿。中间?脑袋里嗡嗡的,"middle"?"in the middle"?好像不对味儿。
“It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dogs”?听着怪怪的,有点过于直白或者说不够地道。虽然意思勉强能懂,但总觉得哪里拧巴了。英语里表示这种两个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个词儿简直是为此而生,量身定制的。它就是——between!
对,就是这个词儿。B-E-T-W-E-E-N。它的核心意义,就是指在两点、两个人、两事物之间。 딱 好用来描述“它”和“那两只狗”的关系。那个“它”,被between这个词,稳稳当当地放在了那两只狗狗的“中间地带”。
所以,完整的句子就呼之欲出了:It is between the two dogs.
你看,多简洁,多精准!It(它)is(是)between(在...之间)the two dogs(那两只狗)。就这么几个简单的词,就把那个画面——那个孤零零的“它”被两只狗夹在中间——清晰地勾勒出来了。
这个between词,真是个好东西,但也容易跟另一个介词搞混:among。你知道吗?among也是“在...中间”的意思,但它通常用于三者或三者以上。比如说,如果你看到一只狗狗,它蹲在一群狗的中间,你就不能说 “It is between the dogs”,得说 “It is among the dogs”。看到了吧?就差那么一个词,指代的数量范围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强调“两者”,一个强调“多个”。这种细节,一开始学的时候真是让人头大,总得掰着手指头数到底有几个东西才能决定用哪个词。但用着用着,你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
回到我们的场景:两只狗!坚定地用between!
那个“它”可以是任何东西。想象一下,一个新来的小玩具,被家里原来那两只“土著”狗狗围住,小心翼翼地闻着。那个玩具的处境,不就是between them吗?或者,主人手里拿着零食,引得两只狗狗眼巴巴地凑上来,零食举在它们脑袋中间,那种期待的眼神,那种微妙的平衡……零食,就在那两双渴望的眼睛之间。同样是between!
这个句型其实超实用,不仅限于狗。你可以说:
My house is between the park and the library. (我家在公园和图书馆中间。)
He is sitting between his parents. (他坐在他父母中间。)
The river flows between the two cities. (河流流经那两座城市之间。)
都是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个“它在两只狗的中间”的画面,只是这个句型的一个生动注脚。
有时候,我们在说中文的时候,习惯用“在...的中间”,这个“的中间”听起来像一个固定的短语。但转换到英语,尤其是表示这种“两者之间”的位置,一个精炼的介词 between 就够了。不需要画蛇添足地说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dogs"。那样说,虽然勉强理解,但就像穿了件不合身的衣服,总感觉别扭。
所以,下次再看到那个画面——那个东西,那两只狗狗,它们之间那种特定的空间关系——脑子里就直接蹦出那个简洁而有力的句子吧:It is between the two dogs.
记住,重点词是 between,因为它精准地描述了“在两个体之间”的位置。那两只鲜活的、可能摇着尾巴或竖着耳朵的狗狗,以及那个它们之间的小小的“它”,共同构成了这个简单却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而英语用 between 这个词,完美地捕捉了这一刻。语言的学习,不就是这样吗?从一个具体的场景出发,找到那个最贴切、最有力量的词语或句型。就为了说清楚,“瞧,它就在那儿呢,在两只狗的中间!” 简洁明快,一语中的。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