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高考满分作文带批注
高考满分作文带批注
0人回答
23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2 12:04:49
188****3100
2025-05-02 12:04:49

我第一次看到那种被媒体热捧的满分作文,那感觉真是……复杂。不是说它不好,有些确实写得漂亮,辞藻华丽,结构工整,观点也深刻。但看着看着,你总觉得有那么点儿不对劲。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个精致的玻璃制品,你甚至能想象出它是在无数次打磨和练习下才呈现出这种无暇的光泽。那些据说能拿到满分的作文,很多时候,都有着一股熟悉的味道。一套仿佛可以复制粘贴的论证模式,几个擦边球但能引人注意的新颖提法,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名人事例,最好是偏僻冷门的,显得你博览群书嘛。句子里要有点排比,有点比喻,时不时地甩出一两个哲理性的金句。字迹?那必须得是清秀、工整,看着就舒服的。这哪是写文章,这分明是在完成任务,还是个得分上限极高的任务。

至于“带批注”?这更是把这种标准化模板化的追求推到了极致。那些批注,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对作者真情实感独创性思维的赞美,不如说是对作文技巧的技术分析。“此句文采斐然,运用了XXX修辞”、“排比句式增强气势”、“引用XX恰到好处,彰显底蕴”、“结构紧凑,层层深入”。你看,都是在讲怎么写才能得高分,而不是在讲这文章里渗透出的思想有多么耀眼,这情感有多么动人。批注,无意中就成了高分秘籍的使用说明书

我有个朋友,当年语文成绩特别好,文笔也挺有灵气。结果模拟考作文老是徘徊在二类文。他挺困惑,就去问老师。老师没多说,就给他指了几篇往年的高分作文,让他去“体会”。体会着体会着,他发现那些文章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是内容一样,是那个行文逻辑,那种表达方式,那种调子,都太像了。后来,他也开始有意识地模仿,用那些“高级词汇”,学那种“结构安排”,套用那些“万能论据”。结果?嘿,成绩蹭蹭就上去了。但他说,每次写完那种文章,心里都空落落的,好像写的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一个为了拿分数而被制造出来的产品。这种感觉,挺不是滋味的。

那些“批注”就像是产品说明书上的功能介绍。告诉你这个产品(满分作文)为什么好用(能得高分),它用了哪些技术(修辞、结构、论据)。它不太会告诉你,制造这个产品的原材料(作者的真实经历、独特思考、内心挣扎)是什么,以及这些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可能被牺牲了多少。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满分作文确实是天赋努力的结晶,它们有灵魂,有光彩,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觉得“对,就该这么写!”那种文章的批注,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赞叹:“此处构思精巧,实乃神来之笔!”或者“情感真挚动人,阅之不禁落泪。”可惜的是,这样的真品,在铺天盖地的“满分模板”和“高分套路”宣传里,有时候反而被模式化的解读给淹没了。

我常常想,当一个学生为了追求那遥不可及的满分,而去刻意模仿、揣摩阅卷者的喜好时,他在多大程度上还能保持自己的个性独立思考?当作文教学变成了“如何写出阅卷老师喜欢看的文章”,这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吗?写作不应该是表达自己,记录生活,思考世界吗?它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种应试技巧的比拼?

你看那些流传甚广的“神仙作文”,很多都在用一种超出年龄的老成深沉,甚至是晦涩的笔调。他们大量引用生僻的典故,使用复杂的长句。读完你可能会觉得这孩子学识渊博,但很少能感受到那个年龄段特有的朝气迷茫、或者那种未经雕琢真诚。批注里会夸你“文风老练,底蕴深厚”。却很少有人问问,这种老练,是不是一种被迫的早熟?这种深厚,是不是一种过度包装

话说回来,在这个唯分数论的环境下,追求满分、研究套路,好像又是无可厚非的。孩子们不容易,家长老师不容易,谁不想搏一个好前程?满分作文带批注的存在,正是这种功利性追求的直接体现。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教育评价体系的某些侧面。它告诉你,哦,原来高分是这样炼成的。跟着学,你可能也能复制成功

但我心里总有那么点儿别扭。总觉得,写作这事儿,最可贵的应该是那种不期而遇的灵感,那种发自内心的声音,那种带着个人体温的表达。是你在某个瞬间,对世界、对人生、对情感产生的独特感悟,然后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倾泻到纸上。这个过程,很难用条条框框去限定,去“批注”它的得分点

或许,我们需要的“批注”,不该仅仅是指出哪里用了什么高级技巧,哪里切题切得准。更应该是对那些闪光思想,那些独特的视角,那些勇敢的表达,给出最真诚的肯定鼓励。告诉孩子们,你们的想法很重要,你们的感受很重要,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表达,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满分作文带批注,它既是一个榜样,也可能是一个陷阱。它既提供了成功的范本,也可能在无形中束缚了更多的可能性。说到底,如何在追求分数的同时,还能保留住那份可贵真诚独创性,这不仅是每个高考学子面临的难题,也是我们整个教育需要深思的问题。那些批注,能不能多一点对的关注,少一点对技术的分析?能不能让写作,回归它本真的模样?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份满分作文和它旁边的几行批注就能回答的。需要我们所有人,一起去寻找答案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