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哎呀,这个大学排名啊,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你说重要吧,它确实能反映一些硬实力,比如科研产出、人才层次什么的,对考生填志愿、找工作多少有点影响。可你说不重要吧,它又好像没法儿把一个学校的全部价值都囊括进去。特别是咱们临沂大学,它身上带着浓厚的沂蒙精神烙印,这东西,你在哪个大学排名榜单上能找到量化指标啊?
市面上那么多大学排名榜单,武书连的、校友会的、软科的,还有各种国际榜单。每个榜单的评价体系都不一样,侧重点也千差万别。有的偏重科研经费和论文,有的看师资博士点数量,有的更关注生源质量和就业情况。所以你去看同一个学校,在不同榜单上的排名可能差得老远。这就跟看人似的,有人觉得高矮胖瘦是标准,有人觉得心地善良才重要。你怎么比?
拿临沂大学排名来说,它肯定不是国内顶尖那一批,这咱得承认。但它在山东省内,特别是在鲁南地区,绝对是个响当当的存在。这些年,临沂大学的排名总体来说,我觉得是比较稳定的,有时候小幅波动。你具体想知道某个榜单的数据?上网搜一下能找到一大堆,几百名到几百名开外都有可能,取决于你信哪个榜单,以及榜单的统计口径。但这冷冰冰的数字,真的能告诉你全部真相吗?
你真去了临沂大学新校区看看,那个气派!占地面积大得惊人,建筑一片片的,绿化也挺好,特别是图书馆,据说藏书量挺惊人的。记得头一回去,光是走到教学楼就走了好半天,感觉跟逛公园似的。临沂大学这些年发展挺快的,从以前的师专、医学专科啥的合并升本,一路走到现在,体量越来越大,学生规模在山东省内的大学里绝对算靠前的。这个体量优势,有时候在一些看学生人数、占地面积的排名里,能帮它挣点分。
但大学排名更看重的往往是科研实力、高层次人才数量。听说临沂大学有些工科专业、教师教育专业底子还不错,毕竟是老校合并过来的,积累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但要说顶尖的科研团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什么的,跟那些“985”、“211”肯定没法比。这些年,学校也在大力引进人才,招了不少年轻的博士、教授,希望能补上科研这块儿的短板。这些努力,肯定会影响到未来的临沂大学排名,但效果需要时间来显现。
而且,临沂大学有个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骨子里带着的红色基因。当年沂蒙革命根据地就在这里,学校也承担着传承和发扬沂蒙精神的使命。你在校园里常能看到相关的文化景观、雕塑、纪念馆什么的。这种红色教育,是临沂大学非常重要的特色。它培养的学生,很多都带着一种朴实、坚韧、吃苦耐劳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很多服务基层、服务地方的岗位上,比那些高大上的头衔重要得多。可惜,这种“红色底蕴”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很难在大学排名体系里得到充分体现。
我认识几个从临沂大学毕业的朋友,有的回了老家乡镇中学教书,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有的进了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兢兢恳恳地干着;还有的自己创业,也闯出了点名堂。他们不一定是那个大学排名榜单上最耀眼的星星,但他们踏踏实实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沂蒙这片土地做着贡献。我觉得,一所大学的真正价值,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培养出了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在社会上做了什么。
所以说,盯着临沂大学排名看,就像看一个人体检报告上的某个指标。它能说明问题,但不能代表全部。一个大学的价值,还在于它培养的学生有没有家国情怀,有没有真本事,能不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能不能服务好地方。临沂大学扎根在沂蒙这片土地上,培养了那么多服务基层、服务沂蒙的人才,这个价值,怎么估量?我觉得这个比冷冰冰的排名数字要有意义得多。
当然,学校自身肯定也是希望排名能往上走的,这毕竟关乎声誉、关乎生源、关乎争取资源。我相信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也在为提升临沂大学排名而努力。引进人才、发展学科、加强科研、改善教学条件……这些都是必经之路。但我也希望,在追求排名的同时,临沂大学不要丢掉它最宝贵的“红色基因”和“服务地方”的特色。这才是它区别于其他大学,最独特、最有魅力的地方。
对于想报考的孩子,或者咱临沂人自己,与其纠结那个变来变去的临沂大学排名,不如多了解了解学校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就业去向、校园文化。去学校走走看看,跟在校的学生聊聊,感受一下真实的校园氛围。那才是实实在在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东西。临沂大学,在我心里,它不只是一个排名上的符号,它是沂蒙的孩子们求学的地方,是这片土地上的一所重要学府。它的排名重要吗?重要,但不像它的育人使命和地方贡献那么重要。希望它越来越好,不光是排名,更是内涵。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