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你以为我英文有多烂是吧?我也不是零基础啊!好歹也是从小到大,一路跟它磕磕绊绊过来的。大学也考过六级,虽然分数不高,但至少,至少基本的交流,看个美剧不看字幕能懂个大概,读本英文小说查查生词也能啃下来。日常工作里,邮件往来,甚至开个国际电话会议,只要对方说的是那种,你懂的,那种相对标准、语速适中、吐字清晰的英语,我都觉得没啥大问题。对,没啥大问题。
可就是有那么些时候,那么些人,她们一开口,我就傻了。我说的不是那种你听到苏格兰口音或者印度口音一开始有点儿不适应,然后努力听听也能适应的那种。不是!我说的是那种,你听着她的嘴在动,声音也出来了,每一个单词单独拎出来,好像,似乎,大概,我是认识的,或者至少有点眼熟,但它们一旦连成句子,连成段落,我的大脑就开始自动拒绝接收信号。
前一阵子,公司来了个新同事,是个外籍的。金发碧眼,笑起来挺好看的。介绍的时候,她就跟我说了一串英文,自我介绍嘛。我微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打鼓。她说的词汇并不复杂,真的,就那些常用的词。可她的语调,她的语速,还有她那些词语之间的连接方式,怪怪的。不是正常的连读,也不是吞音,就是一种,一种非常……奇特的处理方式。听着像,但又不像。就像你看到一幅画,每个笔触都认识,但整体构图就是让你费解。
我当时就大脑一片空白。只能捕捉到零星的几个词,比如“join”、“team”、“happy”之类的,然后就全乱了。我猜她大概是在说很高兴加入我们的团队吧?我只能咧嘴笑,用力地点头,然后说:“Nice to meet you! Welcome!” 希望这句万能的金句能蒙混过关。结果她又接着说了一串,语速好像还稍微加快了点儿。我的天,我眼前的世界都开始模糊了。我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出了问题,或者昨晚没睡好,脑子短路了。
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是你拼命地想抓住她说的每一个音,每一个词,就像在急流中捞救命稻草一样,可那些“稻草”滑溜溜的,根本抓不住。它们从你的耳朵里钻进去,然后在大脑里瞬间解体,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音节碎片,根本无法重组成任何可以理解的语言。你的眼睛盯着她,试图从她的表情、她的手势里揣摩她的意思,但她只是很自然地说着,没有任何夸张的辅助动作。她觉得很正常,我却在崩溃边缘。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完了。以后要是经常要跟她打交道,我的工作效率岂不是要锐减?每次沟通都像是在做高强度听力理解题,而且这题的音频还自带奇怪的干扰和失真。更可怕的是,你还不能直接说“对不起,你说的英文我真的听不懂”。太尴尬了,面子上挂不住啊。毕竟我是公司的老员工了,英文水平不至于这么差吧?还是说,是她的英文太特别了?
我悄悄地观察别的同事,他们好像都能正常交流。他们跟她点头,回应,甚至还能开几句玩笑。我心里更不是滋味了。难道是我太笨了?还是我对某种特定的口音或者发音方式有天然的抗体?我开始焦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在这个越来越国际化的环境里生存了。
后来我偷偷问了一个和她打交道比较多的同事,小心翼翼地问:“你觉得……那个谁,她的英文怎么样?”我原本以为他会说“挺好的啊,很流利。”结果他稍微顿了一下,然后说:“哦,你说的她啊?她的英文……怎么说呢,刚开始听确实得适应一下,是有点儿……独特。”他用了“独特”这个词,我知道了,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我简直像找到了知音!虽然他用了“适应一下”,说明他最后还是能听懂的,但至少证明,我的耳朵和大脑没有坏!她的英文,确实是有点儿挑战性的。
这种“独特”到底独特在哪儿呢?我琢磨了很久。不是发音不标准的问题,有时候觉得她的每个音都发得很对,但组合起来就是怪。有时候是断句问题,该连的地方她断了,不该断的地方她又连得紧密无间。有时候是重音问题,把重音放在一个奇怪的词上,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有点儿跑偏。最要命的是,她的语速忽快忽慢,有时候突然飚得飞快,有时候又像卡带一样停顿一下,完全没有规律。
我试过各种办法。开会的时候,我就盯着屏幕上的PPT,希望她能照着念。结果发现,她经常临场发挥,或者用完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PPT上的意思。一对一沟通的时候,我只能使出我毕生所学的所有猜测和联想技能。她蹦出一个词,我就赶紧在脑子里搜索所有跟这个词相关的场景和表达,然后赌一把,回一个我觉得可能对得上的句子。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能鸡同鸭讲,互相都觉得对方有点儿状况外。
最让我挫败的是,有时候明明就几个简单的词组成的句子,我还是听不明白。比如她说了句什么,我觉得每个词都认识,但就是组合不起来意义。就像一堆散落的乐高积木,你知道那是积木,但就是拼不出图纸上的样子。而且她说的连贯性很强,我还没从上一个费劲巴拉理解的词里回过神来,她下一个句子已经开始了。这是一种持续性的精神折磨。
现在每次要跟她说话,我心里就先咯噔一下。深呼吸。做好准备。准备好迎接一场听力硬仗。我也知道,这可能跟她的母语背景有关,或者跟她学习英文的方式有关。每个人的语言习惯都不一样。我也应该更包容,更努力去听。可是,可是当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一遍又一遍地袭来时,真的很难保持积极乐观。
我弄不明白她说什么英文。这句话背后,是我无数次皱着眉头、歪着脑袋、瞪大眼睛试图捕捉每一个音节的挣扎;是我无数次在心里默默复述她说的每一个词,试图拼凑出一点点线索的努力;是我无数次在对话结束后,长舒一口气,感觉像跑了个半程马拉松一样的疲惫。这不仅仅是语言不通的问题,这是一种,一种沟通的障碍,一种理解的鸿沟。而跨越这个鸿沟,比我想象中要难太多。也许,我需要一本专门针对她这种“独特”发音方式的解密手册,或者一个能把她的话实时翻译成“正常”英文的APP。在此之前,我只能继续在这片迷雾中艰难摸索,祈祷哪天我的耳朵能自动升级,或者她的英文能稍微“正常”一点点。唉,太难了。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