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这拧巴劲儿,还分好几种型号。最“甜蜜”的,大概算是那种看着俩都挺好的东西,非得让你二选一。心理学上管这个叫双趋冲突。趋嘛,就是想靠近,想要。两个都想要,而且都特招人喜欢,可偏偏手就那么一双,钱包就那么瘪一点,时间就那么一点点。比如,你面前放着一块儿香喷喷的巧克力蛋糕,旁边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榴莲甜品。哎呀,都爱死啦!可胃容量有限,或者想着减肥大业,只能忍痛割爱选一个。或者,看上了两件衣服,都美得让你走不动道儿,一件是当下最流行的款式,穿上你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另一件是经典款,料子舒服得像没穿一样,能穿好几年。怎么办?站在试衣镜前,左看右看,抓耳挠腮。这冲突,说到底是个“幸福的烦恼”,毕竟选项都是正向的,选了哪个都不会太差,可就这,也让人犯愁,生怕选了A就错过了B的美好,心里总有点痒痒的不甘心。它不像那种真的把你往绝路上逼,更多的是一种资源有限下的取舍,一种小小的、可爱的、有时候甚至有点矫情的烦恼。但烦恼就是烦恼啊,哪怕是甜蜜的,也得耗点脑细胞。
更糟心的是另一种,叫双避冲突。听名字就瘆得慌,避,就是想逃开,不想面对。这回不是两个都想要,是两个都不想要,可生活就这么硬核,非把你摁在那儿,非得让你选一个。这简直是地狱模式。比如,你生病了,需要吃药,那药苦得跟黄连似的,一闻就想吐;但不吃药呢,病就好不了,症状折磨得你死去活来。你是选舌尖上的痛苦,还是身体上的折磨?再比如,工作上出了个大篓子,摆在你面前的选项是:要么自己硬着头皮去跟老板承认错误,准备挨一顿批,可能还要受罚;要么想办法甩锅给同事,但这意味着要牺牲自己的良心和同事关系,而且一旦被发现,后果可能更严重。这他妈的是人干的事儿吗?两个都像悬崖,你跳哪个都摔得够呛。这时候的你,简直是被架在火上烤,那种无力感、绝望感,甚至会让你想逃避,想躲起来,可你知道,躲是没用的,事情就在那儿摆着,你必须做个决定,哪怕这个决定让你痛不欲生。这种冲突,痛苦啊,绝望啊,无奈啊,就像掉进了泥潭,挣扎越狠,可能陷得越深。
还有一种,是趋避冲突。这个更普遍,也更拧巴。目标就一个,但它像个带刺的玫瑰,既漂亮诱人,又扎手疼痛。简单说,就是同一个东西或同一件事,对你来说,它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想靠近,又害怕。比如,你想买个特别喜欢的东西,比如一台最新款的游戏机,或者一个心仪已久的包包。这东西太香了,想到拥有它之后的快乐,你就怦然心动,想立刻掏钱。这就是“趋”。可转念一想,这玩意儿价格死贵,攒了好久的钱可能一下子就没了,或者要吃土好几个月,甚至还得跟家里借钱。想到这经济上的压力,你又有点打退堂鼓。这就是“避”。于是在付款界面和购物车之间反复横跳,来来回回,心里的天平晃来晃去,犹豫得像个傻子。
不光是消费,感情里这种事儿太多了。看上一个人,觉得对方哪哪儿都好,跟你兴趣相投,聊得来,想靠近,想进一步发展,这叫“趋”。可又想到谈恋爱可能带来的束缚,要花时间经营,要承担责任,万一分手了会受伤,甚至可能影响现在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些念头又像冷水一样泼下来,让你往后退。这种拉扯,这种既渴望又恐惧的状态,就是典型的趋避。你像个钟摆,在“要不要”之间摇摆不定,难以做出决定,有时候甚至会自我欺骗,找各种借口逃避,因为面对它太折磨了。那种内心的撕扯,感觉自己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想冲过去拥抱,另一半却死死拽住不放。
最复杂、最贴近咱真实生活的,怕是那个叫多重趋避冲突的家伙。这玩意儿,不是两个选项那么简单,是多个选项,而且每个选项,本身都是一个趋避冲突的集合体。你想想看,高考填志愿是不是这样?面前摆着N所大学、M个专业,排列组合一下,眼都花了。每个选项,比如A大学的甲专业,听着挺好,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趋),但学校在偏远的二线城市,离家远,气候也不习惯(避)。B大学的乙专业,学校名气大,城市繁华(趋),但专业可能不是你最喜欢的,而且学费贵得吓人(避)。C大学……D大学……每个选择都是一堆优点和缺点的混合体。你需要在多个这样复杂的选项里,再进行一次艰难的取舍。
这种冲突,就像在菜市场挑菜,不是挑两个最好的,而是在一堆有好有坏的菜里,挑那个对你来说最不坏或者综合起来最划算的。它考验的是你的权衡能力,你的优先级排序,你的妥协和放弃的勇气。你得掰着指头算,得列出各种利弊,得预测可能的后果,得牺牲一部分你想要的,去换取另一部分你能接受的。这个过程,耗时、费力、烧脑,而且往往没有完美的答案。选完之后,可能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不确定和后悔,总想着是不是当初选另一个会更好?那种煎熬啊,那种患得患失啊,简直是灵魂拷问。人生大多数重要的决定,从择业、择偶到买房、移民,说穿了,都是在处理这种多重趋避冲突。没有哪个选择是纯粹的好,也没有哪个是纯粹的坏,它们都是复杂的混合体,而你,就得在这堆复杂里,硬生生刨出一条路来。
说到底,这些所谓的“动机冲突类型”,不就是咱们活在这世上,面对无数可能性和局限性时,内心必然产生的挣扎吗?它是欲望与现实的碰撞,是渴望与恐惧的交织,是理想与限制的博弈。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些冲突里摸爬滚打,学着取舍,学着接受那些不完美的选择,学着和自己和解。也许,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己所面对的冲突是什么类型,然后想办法去处理,去消化,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生活就是这样,一边给你点甜头,一边给你几巴掌,让你在各种两难里练就一颗强大的,或者至少麻木的心。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