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说起big,脑子里闪过的不是那头书本里的大象,而是第一次跟着爸妈去北京,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人潮那个big啊,密密麻麻的,心里头当时就缩得small得可怜,感觉自己像颗小小的沙子,随时会被那big大的空间和人流吞没。那种small,不是体积小,是那种渺小感,对未知的,对宏大的,油然而生的敬畏又夹杂着一点无措。你看,一个big,一个small,对我来说,不是简单的大小对比,是关于空间感、关于人群、关于个人在世界里的位置的最初体验。
接着呢,肯定是happy和sad吧?谁不是冲着happy ending看电影看故事的?小时候看动画片,坏人被打跑,主角团聚,就是最标准的happy。长大后才明白,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纯粹的happy?多的是那种五味杂陈、说不清道不明的sad,比如考试没过,比如告别不得不分开的朋友,比如某个阳光特别好的下午,突然就sad起来,没理由的,就像心里头漏了个洞。而有时候的happy,也不是大声欢呼,可能是夜深人静,读到一句特别戳心窝的话,或者吃到一口记忆中的味道,那种安静的、暖暖的happy。这对词儿,太像生活的底色了,永远交织着。
Interesting这词儿,以前总觉得就是“有意思,好玩”。后来才明白,它interesting起来是真的能抓住你,让你眼睛发光,脑子像装了小马达嗡嗡转,时间嗖嗖过去。那种interesting,是探索欲被点燃,是发现新大陆的惊喜。反之,boring,哦天,简直是时间停止器!有的会,有的课,有些人说的话,就那么boring,你盯着天花板数灯管,脑子里跑马,就是听不进去一个字。身体在那儿,灵魂早跑没影了。对我来说,boring不仅仅是无聊,它消耗生命,它榨干你的耐心,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所以啊,遇到一个interesting的人,或者一件interesting的事,简直是生命里的小确幸。
再说说beautiful和ugly。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长得好看不好看。对我来说,beautiful远不止外表。一个beautiful的灵魂,是那种善良、正直、有光芒的。一个beautiful的想法,可能改变很多事。一个beautiful的瞬间,比如雨后空气里泥土的味道,黄昏时分恰到好处的光线,那一刻的感受,就是beautiful。Ugly呢?也不是单纯的丑陋长相,是那种难看的嘴脸,那种因为嫉妒、因为狭隘、因为自私而扭曲的表情,那种刻薄伤人的话,那种见不得人好的心思。真ugly到骨子里。所以,这对词儿,教会我更多地去看内在,去感受,去体会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Difficult和easy,这对词伴随了我整个学习生涯。学英语本身,不就是一边觉得difficult得要死,一边又因为某个小突破而觉得easy起来,然后又陷入新的difficult吗?背单词difficult,语法difficult,听力difficult,口语更difficult!有时候真想放弃。但突然有一天,某个句子听懂了,某篇文章看明白了,或者跟外国人磕磕巴巴说了几句他们居然听懂了!那一刻,你会觉得,嘿,好像也没那么difficult嘛,甚至有点easy的意思了。那种easy,不是真的毫不费力,它是无数个difficult时刻累积起来,突然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感。是汗水堆出来的easy。
还有new和old。对我来说,一个new Idea,总让人兴奋,充满未知的好奇和可能性。买件new衣服,换个new发型,去个new地方,都带着重启的感觉。而一个old习惯,有时是舒适的窝,躺在里面不想动弹;有时却是难以挣脱的束缚,明知道不好,就是改不掉。一段old友情,像陈年的酒,越品越香;一段old回忆,可能甜蜜可能苦涩,但都是你的一部分。你看,词儿本身简单,意义却可以old得深远,new得新鲜,甚至充满矛盾。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新旧交替,缠绕不清。
Good和bad,听起来最简单,用起来最复杂。什么是good?对我good的事,对别人可能bad。一个good的机会,可能带来bad的结果。有时候出于“good意”做的事,反而造成了bad的影响。小时候,good孩子就是听话,bad孩子就是调皮。长大后才发现,哪有那么非黑即白的good和bad?这对词,真是考验人性和智慧的。它们藏在选择里,藏在后果里,藏在那些模棱两可的地带里,让你永远无法轻易地下判断。
还有fast和slow。我们现在都活在一个fast的时代,信息fast,节奏fast,连吃饭都恨不得fast解决。一边抱怨生活太fast,压得人喘不过气,一边又渴望一切都来得fast一些?比如升职加薪,比如成功成名。然后呢,又向往那种slow慢的生活,slow living,喝茶发呆,看云卷云舒,感受时间slow下来。这两个词,像拉扯着现代人的心,永远在矛盾的两极摇摆。我呢,大概是那种行动上fast,但内心渴望slow的人吧。想要效率,又怕错过风景。
这些熟悉的英文形容词,它们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种子,落在我的记忆土壤里,生根发芽,长出了无数个故事、无数种情绪。它们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定义,它们是童年的好奇,是青春的迷茫,是成年后的体悟。每一个词,都连接着一段真实的经历,都带着我个人的温度和色彩。它们组成了我认知世界、表达自己的基础框架,虽然简单,却无比扎实,无比亲切。它们是我语言世界里最reliable(可靠的)、最close(亲密的)伙伴。嗯,就这些吧,今天想到的,关于这些“老朋友”们。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