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大学生周末上课吗
大学生周末上课吗
0人回答
152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5-01 10:56:19
188****3100
2025-05-01 10:56:19

但真要说“没有”?那可就太绝对,太天真了。生活这东西,尤其大学生活这四年,它课程安排这事儿,有时候就像个薛定谔的猫,你永远不知道打开课表那一刻,里面藏着什么“惊喜”,或者说,惊吓。

最常见的,嘿,当然是补课。谁还没经历过?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比如某个特殊节日调休,或者老师出差去了南极,再不然就是期中检查什么的把正常的课给挤掉了——于是,晴朗的周末上午,或者更要命的周日下午,你的手机突然蹦出通知:“各位同学,原定于周三下午X点的XX课程,现调整至本周六/周日进行,请勿缺席。”那一刻,感觉如何?反正我当时,心是凉的,自由时间像被挖掉一块儿,露出了空荡荡的,排满PPT标题的黑洞。

这还算“情有可原”的。更野的,有些专业或者课程就是喜欢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某些艺术类设计类实践课,动不动就是一整天的工作坊,从早九点到晚五点,说是要给你充分的创作空间和时间沉淀。可巧了,这些“充分的时间”,常常就挪到了周末。你在画室里、排练厅里,和你的作品死磕,外面是热气腾腾的马路,或者图书馆里飘来的咖啡香,那种“虽然在学习但周末没了”的微妙感觉,啧啧。

再比如那些选修课里,总有些听着特高大上或者特冷门的课,可能请了校外的大拿来上,课时没多少,又不好拆得太碎,于是,它就傲娇地出现在了周六或者周日的某个时间段。去听吧,可能是拓宽视野;不去吧,学分要紧。权衡利弊的结果,往往是牺牲掉半个周末的懒觉。

还有,别忘了线上课程。尤其是疫情那几年,线上教学成了常态。你说它上课吗?广义上,它要求你学习。但弹性很大。有些课是录播,你爱啥时候看啥时候看,周一到周日,随你便,时间自由安排。但有些课是直播,老师规定了时间,而且常常是晚上,甚至,就是周末晚上。想象一下,周六晚上,大家都在外面嗨或者窝宿舍里看电影,你得盯着屏幕,在线上会议里打卡签到,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算不算周末上课?形式不同,但时间被占用了是事实,那种被束缚的感觉,跟坐在教室里其实没太大区别。

而且,这种线上的模式,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工作日和周末的界限。你可能周末花一整天时间去补看落下的课程视频,去复习重点关键字,去写那个平时没空碰的作业。这虽然不是排在你课表上的“上课”,但它实实在在占据了你的周末时间,挤压了你的自由时间休息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周末学习,甚至可以说在上课,也是常有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大学周末上课占用了,那种焦虑、那种不爽,也是真实的。周末大学生来说,太重要了。它是你从一周的课程、考试、作业中喘息的机会,是去参加社团活动、发展兴趣爱好、找兼职打工、或者就是单纯发呆、社交的时间。这些非正式的学习和体验,其实也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对你的成长影响更大。那些软技能、那些人际交往的能力、那些独立思考的习惯,很多时候,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那些看起来自由散漫周末里悄然养成的。

所以,当课表上出现周末课程时,那种感觉就像是被偷走自由。哪怕只有两三个小时,它也打断了你周末原本的节奏,限制了你的安排弹性。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周末价值不仅仅是休息,更是自主规划时间自我探索平衡学习生活重要窗口期

当然,也有人觉得无所谓,反正就是换个时间听课,早听晚听都要听。或者觉得多学点东西是好事,哪怕是周末。这大概取决于个人的学习态度专业特点,以及课程内容吸引力。但从普遍的情感体验来说,周末被排,尤其是那些非必要的、可避免调课或者硬性安排,总归是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

总结一下,大学生周末上课吗?答案是:可能会但不普遍。它取决于学校专业课程类型、老师安排,以及线上教学模式的普及程度。每次出现周末课程,都像是在平静大学生活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或大或小涟漪提醒着你,大学学习生活边界其实没那么清晰尤其时间规划上,弹性背后也不确定性牺牲。而那些没有课周末才显得更加珍贵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