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首先,那块金字招牌,必须得是 大连理工大学。哎呀,大工啊,多少学霸挤破头都想进去的地儿!当年我们考大学那会儿,大工绝对是神一样的存在。它的工科底子,那不是一般的厚实,各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听着就觉得高大上。在旅顺那边的校区,校园那个大啊,感觉骑自行车都够呛。理工科嘛,给人的感觉就是严谨、踏实,出来的学生,普遍业务能力都很强。听说在大工读书挺苦的,功课多,考试难,但也是真能学到东西。
紧挨着海,自带一股子“乘风破浪”气质的,非 大连海事大学 莫属。海大的学生,特别是那些航海、轮机的,穿上海事制服,那个英姿飒爽!感觉他们身上有种特别的劲儿,未来都是要驾驭巨轮、劈波斩浪的人。海大这学校太有特色了,专业指向性非常强。校园就在海边,时不时还能看见训练用的船只,这种氛围感,其他学校真没法比。他们的体能训练听说也是魔鬼级的,毕竟上了船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说在财经领域响当当的,那必须得提 东北财经大学。东财在星海那边,位置绝佳,校园环境也挺不错的。这学校分数线嘛,一直都是高得吓人,能考进去的,都是对数字、对经济、对金融有着浓厚兴趣甚至天赋的。东财的学生,感觉身上都带着点精英范儿,说话做事透着一股子干练劲儿。多少银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抢着要的人才,很多都从这儿走出。走在东财校园里,仿佛能闻到一丝“钱”的味道,哈哈,开个玩笑。
这三所,大连理工、大连海事、东北财经,可以说是大连高校里的“第一梯队”,名气响、实力硬,各自在不同领域独占鳌头。
接下来,说说那些在各自行业里举足轻重的。
生命健康这块, 大连医科大学 那是绝对的权威。老校区在市中心,新校区也很大很现代化。学医嘛,众所周知是个漫长又辛苦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大医培养出来的医生,很多都在大连乃至辽宁的各大医院担任骨干,是真正的白衣天使。每次路过医大附属医院,看着那些步履匆匆的医护人员,再想想大医那些还在埋头苦读的学生,就觉得这所学校承载着太多沉甸甸的责任和希望。
教师的摇篮,当然是 辽宁师范大学 了。辽师的校园挺有韵味的,特别是有个湖,环境很舒服。师范大学总给人一种比较清新、宁静的感觉。很多我们以前的老师,可能就毕业于辽师。它为辽宁培养了大量的教育人才,默默地为基础教育贡献着力量。虽然不像大工、海大那么“高大上”,但在教育领域,辽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色鲜明、让人过目不忘的,还有几所。
大连外国语大学,顾名思义,学语言的地方。校园里据说能听到各种稀奇古怪的语言,英语、日语、韩语那是基础,还有西班牙语、法语、俄语甚至阿拉伯语啥的。大外的学生,普遍都挺开朗自信的,毕竟能用外语跟世界交流,那种感觉不一样。他们搞的那些多语种晚会,听说特别有意思,充满异域风情。
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的,是 大连交通大学。听名字就知道了,这学校跟铁路、地铁、机械、自动化这些“硬骨头”专业打交道。大连的地铁线路、有轨电车,很多背后可能就有交大毕业生的心血。他们的实验室里,估计藏着不少普通人看不懂但特厉害的机械模型吧。
大连是座港口城市,跟海打交道的学校除了海大,还有 大连海洋大学。这个学校以前叫大连水产学院,后来改名叫海洋大学,听着气势更足了。它在水产养殖、海洋科学、食品工程这些领域很有专长。对于大连这座依赖海洋的城市来说,海洋大学的存在,就像城市的蓝色脉搏一样重要。
还有一些在特定领域默默耕耘,但也成绩斐然的。
比如 大连工业大学,在轻工、服装设计、艺术设计这些方面挺有名气。每年的毕业设计展,都能看到不少有想法、有创意的作品。大工大的毕业生很多都进入了设计、时尚这些偏艺术和创意类行业,给大连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独特的色彩和活力。
最后说说 大连大学。相对上面那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大连大学算是后起之秀,但这些年发展速度挺快的。学科门类越来越齐全,从文科到理科、工科、医科都有,有点要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里冉冉升起的星辰的意思。校园也建得挺现代化,挺漂亮的。它的存在,让更多本地以及周边的孩子,有机会在大连这座城市接受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
这么一掰扯,这十所大学,大连理工、大连海事、东北财经、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真是各有各的牛,各有各的调性。真要论个高低,说哪个“最好”,那真的太难了,也太片面了。
对于一个醉心科研的来说,大工可能是他心目中的天堂;对于一个向往蓝色大洋的,海大是此生唯一的选择;对数字和报表特别敏感的,东财就是他们的圣地;想救死扶伤的,大医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你看,这“最好”的标准,从来就不该是个统一的、冷冰冰的排名,而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个,是你愿意把最宝贵的四年青春倾注在那里的那个地方。
想想这些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有的依山傍海,校园风景如画;有的藏在市井之中,充满人间烟火气;有的远离市区,安安静静做学问。每一个校区,每一栋红墙的教学楼,每一片绿油油的操场,都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和梦想,是汗水和泪水,是欢笑和成长。它们不只是一个名字,一栋建筑,它们是大连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是这座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
所以,在我看来,与其纠结于非要排个“最好的十所”,不如说它们是“大连最有代表性的十所”大学。它们共同构成了大连高等教育的版图,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设这座城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人才。走在大连的街头巷尾,看到那些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很多很多,都是从这些学校走出来的吧。这种感觉,特别真实,也特别有力量。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