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但人嘛,好奇心这玩意儿,就像野草似的,是会疯长的。留几手越来越火,从一个神秘的“毒舌”博主,慢慢地开始被大家扒,各种身份猜测就冒出来了。他是干嘛的?真名是啥?住哪儿?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大家最好奇、最想给他找个“解释”的——这人怎么能损得这么有文化、这么有逻辑?有时候看着他骂人,虽然用词挺糙的,但里头藏着的那股子劲儿,那点对世情的洞察,甚至有时候是那么一丁点儿若有若无的悲悯(虽然大部分时候是赤裸裸的嘲讽),让人觉得,这绝对不是一般人随便就能抖出来的机灵。于是,顺理成章地,有人开始给他“匹配”学历了。
在各种传闻里,“吉林大学”这个说法,绝对是流传最广、听起来也最像那么回事儿的一个。为什么呢?你想啊,留几手那一口纯正的东北普通话,带着点独特的腔调,一听就是黑吉辽那旮瘩的。而吉林大学,作为东北地区数一数二的名校,坐落在长春,自然就成了大家联想的首选目标。地域对上了,名校的光环也对得上他给人的那种“有点东西”的印象。于是,这个说法就像野火一样,在网上迅速蔓延开来。
我记得当时在一些论坛、贴吧,甚至包括知乎(那时候知乎还没现在这么…复杂),只要一提到留几手,下面就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啊,我知道,他是吉大的!”或者“我听说他是吉林大学的校友。”这种说法,很多时候都没有具体的证据,没有毕业证照片,没有校友会的官方认领,甚至连他自己公开场合的直接表述都没有。但它就那么流传开了。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愿意相信这个说法。为什么?可能是一种心理需求吧。把一个在网上口无遮拦、犀利无比的“网红”和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名校联系起来,似乎能给他增添一份“正统性”,让他的“毒”显得不那么轻浮,而是带着点儿知识分子的批判色彩——哪怕这种色彩是网友脑补出来的。
当然,关于留几手的学历,网上还有别的版本。比如,“清华美院”这个说法,也曾经占据一席之地。这个传闻可能源于他对穿搭、外貌的点评,让人觉得他对“美”或者说“不美”有着一套自己的、或许是艺术专业的评判体系?但相比之下,“吉林大学”的传闻似乎更早,也更深入人心一些。可能还是因为地域性这个最明显的标签吧。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留几手到底是不是吉林大学的?坦白讲,作为一个当年没少看他微博、后来也没少在网上看到相关讨论的普通网友,我至今没有看到过任何板上钉钉、无可辩驳的证据。他本人似乎也从未公开明确承认过自己毕业于吉林大学。互联网上的信息,说他是的,说他不是的,说他是别的学校的,五花八门,真假难辨。那些言之凿凿的“听说”,很多时候最终都指向了一个模糊的源头,经不起深究。
这事儿啊,其实挺能说明当年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一些特点。一个公众人物(哪怕是初代网红),他的信息是相对封闭的。大家基于他展现出来的极少数特点(比如口音、谈吐、点评内容),就开始进行大量的猜测和联想。然后这些猜测在网络社区里一经提出,如果符合某种大家的心理预期(比如“东北人”、“名校”),就很容易被当作事实一样传播开来,最终形成一个流传极广的“网络事实”,即使它可能根本不是真相。
而且,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的能力,真的需要用他毕业于哪个学校来衡量吗?留几手能火,能成为现象级的人物,靠的是他独特的风格,他敢于说大实话(哪怕这话难听)的勇气,以及他捕捉互联网情绪、制造话题的能力。这些东西,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是他在生活里摸爬滚打、观察世事积累下来的,可能跟他在哪个象牙塔里待过四年关系不是那么大。就算他真的是吉大的,那也只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是他打磨自己的一站。就算他不是,他也照样凭借自己的本事在互联网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我个人来说,探究留几手是不是吉林大学的,更像是在回溯一段互联网历史。它代表了那个年代,大家对“网红”的好奇,对他们神秘身份的窥探欲,以及如何通过零散的信息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形象。这个传闻,就像当年他微博下的无数评论一样,共同构成了那个属于留几手的特殊时期。
所以,要我给个明确答案?抱歉,我没有。我只能告诉你,这个“留几手是吉林大学的”说法,确实流传得非常非常广,而且很多人都深信不疑。但这更像是一个基于地域和气质的“合理”猜测,经过网络传播的放大,最终形成的一个强势传闻。是不是真的,可能只有当事人最清楚。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当年看个热闹,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未解之谜倒也添了几分趣味。就像当年他点评那些“极品”照片一样,总能让你觉得,嘿,这事儿有点儿意思。至于学历嘛,也许真没那么重要,他的“作品”——那些让人捧腹又让人反思的点评,才是他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记。而“吉林大学”这个传闻,顶多算是这个印记旁边,一个模糊的、未经证实的脚注吧。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