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三明农业学校
三明农业学校
0人回答
147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4-28 11:45:58
188****3100
2025-04-28 11:45:58

我家离农校不远,小时候,放学路上常会路过那地方。那时候,它在我眼里就是个神秘又有点土气的大院子。围墙不高,能看到里面成排的树,还有那些穿着朴素的学生,他们手里拿着锄头、镰刀,或者抱着书本匆匆走过。不像市里的高中生,他们身上总带着一股子干劲儿,那种接地气的忙碌。后来长大了点,才慢慢明白,这所农校,承载了多少农村家庭的希望

那时候,能进农校读书,对于很多农村孩子来说,就意味着一条出路。不是非要进城,而是学一门能养家糊口的真本事,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或者到更广阔的天地里,改变点什么。它教的不是大而空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弯下腰、能和庄稼对话的技术。怎么辨别病虫害?怎么改良土壤?怎么科学施肥?这些问题,在农校的课堂里,更在那些晒得黝黑的老师傅们的田间指导里。

我没在农校读过书,但有个表哥在那儿念过。每次他回家,都带着一身的汗水味和青草香。他说学校的日子挺苦的,宿舍挤,吃的也一般,夏天热得睡不着,冬天湿冷得钻骨头。但他也说,学到了东西,学到了怎么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怎么让土地长出金子。他现在在村里搞了个蔬菜基地,规模不算大,但日子过得踏实,村里人也信服他,遇到种植上的难题,都来找他这个“农校毕业的”。你看,这就是农校培养出来的人,不是夸夸其谈的理论家,而是能解决问题的实践者。

那里的老师,听说也都挺有意思的。他们可能没有名牌大学的教授那么光环加身,但他们懂土地,懂农民,懂这份农业事业的艰辛价值。他们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那些实操课,估计比坐在教室里听课更累人,更消耗体力,但也更让人刻骨铭心

现在想想,三明农业学校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所学校那么简单。它是闽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基石之一,是源源不断向农村输送人才摇篮。这些年来,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农校肯定也在变,教学内容在更新,设备更先进了。但我总觉得,它身上最宝贵的那种质朴、那种为农服务初心,应该还在。那种让年轻人不怕吃苦,愿意扎根土地的精神,是它最宝贵的财富

曾经,它可能只是很多孩子眼里的一个选择,一条特定的道路。现在,随着社会发展,选择多了,但农业依然是立国之本,需要有知识有情怀的年轻人去耕耘。希望三明农校能继续办下去,办得更好,继续培养出更多能挑大梁农业人才。那些从农校走出来的身影,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科研院所,抑或是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他们都带着农校赋予的烙印——那种对土地的敬畏,对劳动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这,或许才是三明农业学校最深远的意义所在吧。它培养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与这片土地共生共荣的精神。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