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日语音读和训读的区别
日语音读和训读的区别
0人回答
37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4-25 11:50:36
188****3100
2025-04-25 11:50:36

日语学习中,音读训读是两个绕不开的概念,也是学习者经常感到困惑的地方。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日语至关重要。

起源不同:汉字传入与本土固有

日语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受到汉文化深刻影响的语言。在古代,大量的汉字传入日本,并被用于书写。这些汉字最初的读音,即接近于汉语发音的读法,被称为音读。 另一方面,日语本身在汉字传入之前就已经存在,拥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和表达方式。当日本人使用汉字来表达他们原本就存在的词汇时,便赋予了汉字一种新的读法,这便是训读。 简单来说,音读是“舶来品”,保留了汉字的原音,而训读则是“本土化”的结果,用汉字来表达日语固有的词汇。

发音特征:音读偏向汉语,训读贴近日语

音读的发音,通常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或中古汉语的发音有一定联系。虽然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我们仍然可以在某些音读词中找到与汉语发音的相似之处。例如,“大学”(だいがく)的“大”(だい),与汉语中的“大”的发音有相似之处。

训读的发音则完全基于日语固有的语音系统,与汉字本身的发音没有直接关系。例如,“山”(やま)的训读“yama”,与汉字“山”的发音没有任何关联,它只是用“山”这个汉字来表达日语中原本就存在的“山”的概念。

使用场景:不同的组合,不同的读法

音读训读的使用场景,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许多词汇既有音读又有训读。但是,一般来说,以下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应该使用哪种读法:

音读常用于构成复合词,特别是名词复合词。例如,“经济”(けいざい)、“科学”(かがく)、“图书馆”(としょかん)等,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复合词,通常使用音读。

训读常用于单独的汉字名词,或者与送假名一起构成动词和形容词。例如,“山”(やま)、“川”(かわ)、“食べる”(たべる)、“美しい”(うつくしい)等,都是使用训读的例子。

此外,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汇中,可能使用不同的读法。例如,“人”这个汉字,在“日本人”(にほんじん)中读作音读“じん”,而在“一人”(ひとり)中则读作训读“り”。这种现象增加了学习的难度,需要通过大量的积累和实践来掌握。

特殊情况:熟字训与吴音、汉音、唐音

除了常见的音读和训读之外,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熟字训和不同的音读类型。

熟字训是指将多个汉字组合在一起,赋予其一个完全不同于汉字本身意义的读法。例如,“大人”(おとな)的读音“otona”,与“大”和“人”的任何一种读法都没有关系。熟字训往往带有浓厚的日语色彩,需要特别记忆。

音读并非只有一种,根据汉字传入日本的时期和途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吴音汉音唐音

吴音是最早传入日本的音读,主要在佛教用语中使用。

汉音是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音读,也是现代日语中最常用的音读。

唐音是宋元时期传入日本的音读,主要用于一些特定的词汇,如“椅子”(いす)等。

虽然区分吴音、汉音和唐音对于日常交流来说意义不大,但在研究古代文献或学习专门领域知识时,了解这些不同的音读类型仍然是有帮助的。

学习技巧:理解规律,大量积累

要掌握音读训读,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理解基本规律,并进行大量的积累和实践。

首先,要熟悉常用汉字的音读训读,并尝试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其次,要注意观察词汇的构成方式,判断应该使用哪种读法。一般来说,复合词倾向于使用音读,而单独的汉字名词或动词、形容词则倾向于使用训读

最后,要多阅读,多听力,通过大量的接触日语,自然而然地掌握音读训读的规律。

总而言之,音读训读是日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个难点,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日语。 它们的区分并非绝对,很多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词汇来判断。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积累,我们才能逐渐掌握这门语言的精髓,真正领略日语的魅力。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