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考完注会综合,我只想仰天长啸一句:真他妈不是人学的!
我承认,当初信誓旦旦要拿下注会证书的时候,觉得综合阶段不过是专业阶段的简单叠加。专业阶段都啃下来了,综合还不是小菜一碟? 然而,现实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告诉我,图样图森破。
我承认,专业阶段是考记忆力,考计算能力,考理解能力,但综合阶段,考的是你把这几样能力杂糅在一起,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能力。它考察的,不是你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你能否像一个真正的会计师一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信息量极大,时间极短,是我对综合阶段的第一印象。几大本教材,看似内容不多,实则每一句话都暗藏玄机。案例分析更是让人头大,动辄几页纸的背景资料,各种数据,各种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在短短几分钟内抓住关键信息,理清思路,简直是挑战人类极限。
更痛苦的是,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极强。你以为考的是财务成本管理,结果发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没学好,根本看不懂;你以为考的是审计,结果发现税法知识不过关,根本无法判断是否存在舞弊。 这就意味着,你不仅要对每个科目都烂熟于心,还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我曾经尝试过各种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行不通,因为案例分析千变万化,照搬课本只会死得更惨;题海战术也效果不佳,因为题目做多了,只会让你更加迷茫,分不清重点。
最后,我发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回归教材,理解本质。把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灵活运用,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案例分析方面,我采取了模拟实务的方法。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会计师,面对着各种真实的财务问题。我会仔细阅读背景资料,分析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当然,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和挣扎。经常为了一个案例,绞尽脑汁,熬夜到凌晨。有时候,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做会计。
考场上,更是惊险刺激。时间飞逝,感觉刚拿到试卷,就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案例分析的题目,一个比一个复杂,让人头晕眼花。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呼吸,然后按照之前训练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即使如此,我仍然感觉时间不够用。很多题目只能草草作答,甚至直接放弃。考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已经精疲力竭,只想好好睡一觉。
等成绩出来的那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竟然通过了!那一刻,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变得值得了。
回想备考综合阶段的这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就像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应对压力。
注会综合,的确不是人学的。它挑战你的智商,挑战你的毅力,甚至挑战你的价值观。 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够克服它,你将会发现,你已经成为了一个更强大,更优秀的人。
战略的高度,风险的把控,审计的细致,税务的筹划,财务的分析,成本的控制,内控的完善,这些都是综合考试想要考察的点。它想让你从一个只会做账的会计,变成一个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管理者。
所以,如果你正在备考注会综合,不要害怕,不要退缩。相信自己,坚持下去,你一定可以成功。
虽然过程很痛苦,但结果会让你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毕竟,成为一个合格的注册会计师,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当我真正拿到证书的那一刻,所有的抱怨都化为了释然和骄傲。我成功地战胜了那个“不是人学的”综合阶段,也战胜了自己。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