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英语学习中,动词不定式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点。然而,掌握何时使用带“to”的不定式,何时使用不带“to”的不定式,常常让学习者感到困惑。这里提供一个便于记忆和理解的口诀,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
口诀核心:一使二听三感觉,四看五让六帮助
这个口诀将常见的需要使用不带“to”的不定式的动词进行了归纳,方便记忆。
一使: 指的是使役动词,如 make, let, have。这些动词后接宾语和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
例如:The teacher made the students clean the classroom. (老师让学生打扫教室。)
She let him go. (她让他走了。)
I had my car repaired. (我让人修理了我的车。)
请注意,当使役动词用于被动语态时,通常需要加上“to”。 例如:He was made to clean the room.
二听: 指的是感官动词中的听觉动词,包括 hear, listen to。 同样,这些动词后接宾语和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表示听到或听到某人正在做某事。
例如:I heard her sing a song. (我听到她唱了一首歌。)
We listened to the birds sing. (我们听见鸟儿在歌唱。)
感官动词除了听觉动词,还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动词。
三感觉: 指的是感官动词中的感觉动词,例如 feel。 这些动词后接宾语和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表示感觉到某人正在做某事。
例如:I felt the ground shake. (我感觉到地面在摇晃。)
四看: 指的是感官动词中的视觉动词,包括 see, watch, observe, notice。 同样,这些动词后接宾语和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表示看到某人正在做某事。
例如:I saw him cross the street. (我看到他穿过马路。)
We watched the plane take off. (我们看着飞机起飞。)
I noticed him leave the room. (我注意到他离开了房间。)
五让: “让”在口诀中强调的是“允许”、“许可”的概念,与第一个“使”有所区分,此处主要指向的是 let。 let 后面接宾语和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表示允许某人做某事。 这点与“一使”中的 let 含义相同,此处再次强调是为了巩固记忆。
例如:My parents let me stay out late. (我父母允许我晚回家。)
六帮助: 指的是 help。 help 既可以接带“to”的不定式,也可以接不带to的不定式。 也就是说,两种形式都是正确的,且含义基本相同。
例如:He helped me (to) carry the box. (他帮我搬箱子。)
口诀之外的补充
除了上述口诀中的动词,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需要使用不带to的不定式。
在 had better, would rather, would sooner, would as soon 之后,要使用不带to的不定式。
例如:You had better go now. (你最好现在就走。)
I would rather stay at home. (我宁愿待在家里。)
在一些情态动词之后,如 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shall, should, will, would,需要使用不带to的不定式。
例如:You must study hard. (你必须努力学习。)
I can speak English. (我会说英语。)
当 why not 或 why bother 之后,需要使用不带to的不定式。
例如:Why not go to the park? (为什么不去公园呢?)
Why bother clean the house? (何必费力打扫房子?)
理解与运用
掌握了口诀和补充规则后,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规则背后的逻辑,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练习。 不要仅仅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不同动词的含义和用法,并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例如,感官动词后接不带to的不定式时,强调的是动作的完整性,即看到了、听到了、感觉到了整个动作的发生。 如果要强调动作正在进行,则可以使用现在分词作宾语补足语。
I saw him cross the street. (我看到他穿过了马路,强调整个动作完成。)
I saw him crossing the street. (我看到他正在穿过马路,强调动作的进行。)
总结
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是英语语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记忆口诀“一使二听三感觉,四看五让六帮助”,并结合其他特殊情况,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语法点。 最重要的是,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 理解规则背后的逻辑,避免死记硬背,才能真正提升英语水平。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