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原文以古文写成,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拼音版的出现,则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可以对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学习,体会其中的思想精髓。本文将呈现《大学》原文的拼音版,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其中蕴含的智慧。
大学原文拼音版全文
dà xué zhī dào, zài míng míng dé, zài qīn mín, zài zhǐ yú zhì shàn.
zhī zhǐ ér hòu yǒu dìng; dìng ér hòu néng jìng; jìng ér hòu néng ān; ān ér hòu néng lǜ; lǜ ér hòu néng dé.
wù yǒu běn mò, shì yǒu zhōng shǐ. zhī suǒ xiān hòu, zé jìn dào yǐ.
gǔ zhī yù míng míng dé yú tiān xià zhě, xiān zhì qí guó; yù zhì qí guó zhě, xiān qí qí jiā; yù qí qí jiā zhě, xiān xiū qí shēn; yù xiū qí shēn zhě, xiān zhèng qí xīn; yù zhèng qí xīn zhě, xiān chéng qí yì; yù chéng qí yì zhě, xiān zhì qí zhī; zhì zhī zài gé wù.
gé wù ér hòu zhī zhì; zhī zhì ér hòu yì chéng; yì chéng ér hòu xīn zhèng; xīn zhèng ér hòu shēn xiū; shēn xiū ér hòu jiā qí; jiā qí ér hòu guó zhì; guó zhì ér hòu tiān xià píng.
zì tiān zǐ yǐ zhì yú shù rén, yī shì jiē yǐ xiū shēn wéi běn.
qí běn luàn ér mò zhì zhě fǒu yǐ. qí suǒ hòu zhě bó, ér qí suǒ báo zhě hòu, wèi zhī yǒu yě.
cǐ wèi zhī běn, cǐ wèi zhī zhī běn.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而生。” 是故君子必慎始也。
诗云:“虽曰无人,莫予讬也。” 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诗云:“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君子所以慎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明明在上帝,于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亦悖而入;货悖而入,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必贻灾咎。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物而上不好仁者也。
是故财以聚民,散以聚民。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拼音版的《大学》,让学习者可以更容易地掌握原文的发音,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通过拼音,可以大声朗读,加深记忆,体会古文的音韵之美。
《大学》的核心思想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个人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个人修养是根本,只有修身正心,才能齐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最终才能实现天下的太平。
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前提。 通过探究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有了知识,才能意诚、心正、身修。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大学》强调“明明德”,即彰显自身内在的光明德性。 这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省,克服自身的缺点,发挥自身的优点,最终达到至善的境界。
《大学》也强调“亲民”,即爱护百姓,为百姓谋福祉。 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带领百姓共同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学》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个人要注重修身养性,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做一个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人。 社会要注重公平正义,为每个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实现共同富裕。
《大学》这部经典著作,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值得我们反复研读,深入思考。 只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拼音版,则为我们打开了学习《大学》的一扇方便之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大学》。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