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90%的孩子都喜欢画画
为什么说艺术教育能满足个性和人格的养成呢? 因为绘画除了满足所有孩子都感兴趣的情况外,他还满足了构思、设计、表达、描绘、平面、立体、穿插、空间、合作、装置、影视、广告、视觉等等方面的设计;同样除了这些艺术的词汇,他还满足了心理呈现、心理表达、情绪输出、绘画沟通、艺术表现、文化修养、知识眼界等等;同样他还满足了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孩子不会觉得枯燥和累,因为这个是兴趣出发点,科学分析的结果,人在做兴趣事情的时候,其实比睡觉都能休养生息。
所以艺术教育不是画一张画那么简单,也不是画的漂亮画的像这么一个维度,同样像与漂亮也不是孩子学习艺术的第一目标,并且艺术教育不是功利性的,他是我们生活得一部分。 美术从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就伴随者人类的文明存在了,他不是被发明出来的,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需品,是社会发展的五大要素之一。 艺术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体系,早在1800年的时候人类已经开始不以单一的画的美和漂亮及写实为标准了,我们国家的水墨绘画从开始发展就没有以像为标准来作为审美的参考,所以为什么我们当下要用一张画的漂亮的画,或者一张画的像的画来要求我们的孩子呢?
艺术是生命的色彩艺术教育是关于让生命有色彩的方法
分享:美术教育从业者的几个毕竟过程,希望帮助到各位教师
第一阶段:照着课效去上课,新入门的教师在这个方面是比较困难的,为满足各方面的综合要求,很多教师会直接选择照着课效去授课。这个周期有的长有的短,要看老师的具体努力程度。第二阶段:照着知识点去上课,每节课一个知识点,例如同类色、对比色、造型、符号等等,每节课都有一个知识点,慢慢的老师能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来把控这些知识点的难度和复杂度,但是这个阶段也是很多教师的重点,很多教师认为这个就是美术教师的课程结构和设置,这个就是美术教师成长的终点,其实不是。第三个阶段:根据孩子的特点能做到在大的方向内,大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总目标内设置课程,设置复杂度,趣味性、增加课程维度、能综合预期的设置课程的单元划分和循序渐进。第四个阶段:能整体的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教学的目标,能不断的更新这个目标和课程维度,同时做到能根据不同孩子的心理、生理、认知和成长特点来制定不同的课程和培养体系。